常莊村發展特色產業拔窮根
摘要:引進水肥一體化栽培、溫室智能控制等新技術30多項一個蔬菜大棚年收入15萬元常莊村發展特色產業拔窮根□全媒體記者 許靜 文/圖村民們在選摘西紅柿。本報訊 1月14日,三九寒冬
引進水肥一體化栽培、溫室智能控制等新技術30多項
一個蔬菜大棚年收入15萬元
常莊村發展特色產業拔窮根
□全媒體記者 許靜 文/圖
村民們在選摘西紅柿。
本報訊 1月14日,三九寒冬,在確山縣瓦崗鎮常莊村的蔬菜大棚里,卻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村民們正在選摘優質西紅柿。大棚內的西紅柿秧苗已有一人多高,上面綴滿了盛開的花朵,掛滿了或熟透或青澀的西紅柿。
“這里種的西紅柿個大、酸甜、口味好,既是營養豐富的蔬菜,又是口感純正的水果,純天然無公害,是名副其實的好東西。”前來購買西紅柿的客戶無不交口稱贊。
“按照這長勢,今年是個豐收年。”大棚負責人孟凡軍笑著說,“我們一個蔬菜大棚產西紅柿1.5萬公斤,一公斤10元左右,你算算,一個大棚估計收入15萬元左右,我們共有11個蔬菜大棚。”說這話時,孟凡軍抑制不住滿臉的喜悅。
正在采摘西紅柿的貧困村民杜所、張俊庭高興得合不攏嘴:“在這里管吃、管住,干活不累,一個月掙2000多元錢,得勁兒!”
精準扶貧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只有產業發展起來,才能徹底拔掉窮根。據了解,瓦崗鎮常莊村堅持以發展特色農業為核心,以蔬菜大棚升級改造為切入點,加快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大力推進蔬菜規模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公司化經營,逐步形成了“蔬菜主導、多業并舉”的富民產業格局。在這里務工的都是來自周邊常莊、羅莊、李莊和杜莊的貧困戶。他們在這里務工既學到了種植技術,還有一份不錯的收入,而且可以照顧家。
如今,常莊村先后引進水肥一體化栽培、溫室智能控制等新技術30多項,可以說科技滲透蔬菜種植的每個環節。目前種植的有番茄等蔬菜、瓜果,另外,七色彩椒、美國櫻桃、水果黃瓜等高產作物,通過電商平臺直銷。產業發展帶來的豐厚利潤,確保全鎮貧困人口收入持續增長。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