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圓滿完成2018年脫貧任務
15個貧困村退出
摘要:本報訊 (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米 山)2018年以來,驛城區脫貧攻堅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優化領導格局和工作機構,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
本報訊 (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米 山)2018年以來,驛城區脫貧攻堅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優化領導格局和工作機構,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措施,創新改革、克難攻堅,圓滿完成了15個貧困村退出和64戶237人易地搬遷的年度目標任務。
2018年,驛城區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頭等大事,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謀劃安排、推進實施,明確了由區委書記任組長、區長任第一副組長的驛城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和區直單位也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成立了相應機構,形成了分工明確、城鄉互動、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為打好扶貧這場硬仗,驛城區做到了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六大精準”,出臺了《驛城區2018年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區級政策55個,印發了《驛城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類扶貧(車間、基地)工程建設的實施方案》等行業扶貧政策59個,建立健全了駐村幫扶單位落實工作、專家咨詢、責任追究、定期考核、臺賬管理等工作制度78項,為脫貧攻堅向縱深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驛城區不斷激發干部群眾內生動力,大力實施鄉村建設提質工程。深入開展城鄉結對幫扶活動,并探索試行商業保險扶貧模式,創新打造旅游“3T”扶貧模式,開展了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扶貧助殘、異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清零、扶貧扶志六個行動,有效助推了精準扶貧的開展,讓更多貧困戶獲得了精準幫助。
狠抓扶貧政策落實。著力在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上下功夫,通過扶志向、增信心,扶資金、增項目,扶技術、增動能的“三扶三增”激勵機制,多元化提升貧困戶增收能力,實現貧困戶收入從量到質的轉變,筑牢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屏障。
加強黨建引領,發揮第一書記的作用。該區從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駐村第一書記72人,選派226名區直干部組成71支工作隊,實現貧困村和貧困戶較多的村、軟弱渙散村第一書記全覆蓋。選派單位與派駐村結對共建,實行責任、項目、資金“三個捆綁”政策,為派駐村謀思路、爭項目、跑資金。2018年以來,帶領群眾發展致富項目71個、創辦專業合作社7個、協調資金2954萬元。
大力實施交通扶貧工程。2018年,全區共實施貧困村農村公路橋梁項目14個,其中道路建設項目12個、橋梁項目2個。農村道路累計建設1128.8公里,貧困地區新增公路99.95公里,農村通硬化路1160.12公里,通硬化路比例95%。實施了水利扶貧工程,解決4個深度貧困村的集中供水問題。實施了電網升級扶貧工程,實現了電網改造全覆蓋。
加強教育培訓。2018年以來,驛城區開展3次大規模集中業務知識培訓,鄉鎮和行業部門開展專題培訓100余次,全區受訓6萬余人次。組織開展全區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專題培訓,幫助黨支部書記開闊視野、提高能力。
與此同時,驛城區堅持因地制宜、市場導向、農民自愿、綠色發展的原則,重點實施特色農業、光伏產業、電商流通產業、鄉村旅游產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扶貧車間(基地)等15項工程,實現對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愿的貧困人口產業幫扶全覆蓋。2018年,全區共實施了產業扶持、金融扶貧、光伏扶貧、轉移就業獎補、自主發展特色產業獎補、扶貧車間(基地)“六大”類產業扶貧項目,覆蓋貧困戶15997戶,平均覆蓋率達239.01%,推動全區扶貧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驛城高質量跨越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