鮐背之年的干娘,你養我一年我養你終老
摘要:記者 張承訓古稀之年的“好媳婦”新蔡縣練村鎮魏莊村74歲的張世芳做夢也想不到,這輩子她能被評為養老孝老的“好媳婦”。與她同齡的丈夫高天功8歲沒了
記者 張承訓
古稀之年的“好媳婦”
新蔡縣練村鎮魏莊村74歲的張世芳做夢也想不到,這輩子她能被評為養老孝老的“好媳婦”。與她同齡的丈夫高天功8歲沒了娘,13歲沒了爹,張世芳沒見過公公婆婆。2018年1月,她被評為魏莊村的“好媳婦”;8月,她被評為練村鎮的“十佳好媳婦”。村民們說,這個“好媳婦”大家都服氣,古稀之年的張世芳多年如一日照顧、孝敬丈夫90多歲的干娘,十里八村人人敬仰。
1月3日,冬日的陽光和暖明亮,在魏莊村小高莊村民組高天功的家門口,高天功99歲的干娘李黃氏愜意地曬著太陽。她衣著整潔、慈眉善目,耳不聾、眼不昏,思維清晰,與記者開心地聊天:“現在的世道好啊,政府給我發錢。兩個孩子對我好,我還得多活幾年哩。”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村民高天功向記者介紹,干娘李黃氏生于1920年,本是宋崗鄉后楊莊人。1958年、1960年,高天功的父親、二哥先后去世,大哥遠在青海支邊,高天功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1964年秋天,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好心的同村人牽線介紹他到無兒無女的李黃氏家生活。當時的李黃氏和丈夫、婆婆一家3口,一家人待高天功非常好,缺吃少穿、孤苦無依的高天功過上了溫暖安穩的生活。1965年春,高天功的大哥從青海回鄉,得知父親、大弟已經去世,小弟在異鄉生活,這個傷心的漢子在大哭一場之后,決定接回弟弟一起生活,幫助他成家立業,弟兄倆好有個照應。在干娘李黃氏家生活了將近一年,高天功又回到了練村鎮小高莊。
時光漫漫,生活在宋崗鄉后楊莊的李黃氏先后送走了婆婆、丈夫,一個人生活,晚年成了村里的五保戶。八九十歲的李黃氏身體硬朗、生活獨立,不愿依賴旁人。生活在練村鎮小高莊的高天功一直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干娘,40多年來,年年到干娘家給老人拜年,隔三差五前往看望。直到2012年,92歲高齡的李黃氏一個人生活已經力不從心,高天功和張世芳夫妻倆決定把李黃氏接到家中,為干娘養老送終。
高天功和張世芳家中并不寬裕,夫妻倆只有兩個女兒,都已出嫁。夫妻倆都已70多歲,患有多種疾病,照顧一個90多歲的老人更是費神費力。可高天功豪氣地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7年多來,夫妻倆對干娘李黃氏的照顧無微不至。每天做飯,張世芳都會問干娘想吃啥,盡可能滿足干娘的口味。一日三餐做好飯,先給干娘端到跟前;吃罷飯,再端回碗筷。晚上給干娘端熱水洗腳,每周給干娘換洗衣服。7年多來,李黃氏開心生活著,身體結結實實。天氣好了,就在家門口曬太陽,跟來來往往的村里人說笑聊天。
2015年,高天功家被識別為貧困戶。2016年,村里給高天功家蓋起了新房,家里有了企業幫扶、金融幫扶等項收入,高天功家順利脫貧。家里有了穩定收入,住上了新房,吃穿不愁、看病報銷,干娘李黃氏還有五保收入和高齡補貼,高天功無比感謝黨和政府脫貧攻堅的好政策,夫妻倆照顧干娘的勁頭更足了。高天功說:“家有一老,就是一寶。干娘很快100歲了,打算給她演臺百歲祝壽大戲。”
親如一家,孝道傳承成佳話
高天功、張世芳孝敬干娘的一舉一動也感染著兩個已經出嫁的女兒,兩個女兒把父親的干娘當作親奶奶。每次回娘家,兩個女兒都不忘給奶奶買些好吃的,每年總要給奶奶買兩身換季衣服。在李黃氏的住室里,冬天穿的棉襖就有6件。鮐背之年的李黃氏一點也不糊涂,逢年過節總要給重外孫、重外孫女發壓歲錢。一家人其樂融融,高天功家有兩個孝順女兒的好名聲傳遍了全村。
如今,村民們對高天功和張世芳夫妻倆無不高看幾分,高天功開心地說:“孝老敬老是咱做人的本分,也給我帶來了好福氣,為人就是要懂得報恩情!”
責任編輯:z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