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摘要:揭開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創造了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的新紀錄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1
揭開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創造了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的新紀錄
示意圖
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
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展開太陽翼(示意圖)。
新華社電(記者 陳芳 胡喆) 這是人類第一次揭開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落月成功創造了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的新紀錄。
經過約38萬公里、26天的漫長飛行,1月3日,嫦娥四號進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準備軌道。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內,隨著現場工作人員一聲令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距離月面15公里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探測器的速度逐步從相對月球1.7公里每秒降為零。
在6到8公里處,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不斷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處開始懸停,對障礙物和坡度進行識別,并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后,開始緩速垂直下降。最終,在反推發動機和著陸緩沖機構的“保駕護航”下,一噸多重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
嫦娥四號著陸區地形起伏達6000米,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之一,被認為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月球背面是一片難得的寧靜之地,屏蔽了來自地球的無線電信號干擾。這次探測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將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資料。”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新聞發言人于國斌說。
落月后,通過“鵲橋”中繼星的“牽線搭橋”,嫦娥四號探測器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多項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線高碼速率鏈路,實現了月背和地面穩定通信的“小目標”。
11時40分,嫦娥四號著陸器獲取了月背影像圖并傳回地面。這是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拍攝的第一張圖片。
后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通過“鵲橋”中繼星的中繼通信,開展設備工作模式調整等工作,擇機實施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
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從“天眼”探秘到載人航天,探索浩瀚宇宙,是中華兒女不懈追求的偉大夢想。“這一刻,我們都是幸福的追夢人!”得知嫦娥四號著陸的喜訊,年近九旬的“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孫家棟院士豪情滿懷。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