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政策應盡快轉為長期制度
摘要: 樓市在降溫趨穩中步入2019年。據媒體報道,2018年各地調控438次,成為樓市調控最頻繁的一年。網民稱,須堅定“房住不炒”底線,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長效機
樓市在降溫趨穩中步入2019年。據媒體報道,2018年各地調控438次,成為樓市調控最頻繁的一年。網民稱,須堅定“房住不炒”底線,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
近期,個別城市開始對房地產調控措施進行微調。在網民看來,這些都是地方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作出調整的自主行為,沒有觸及“房住不炒”的底線,符合“因城施策、分類指導”的思路。
網民“潘璠”表示,“房住不炒”定位是中央多次明確和強調的,旨在讓市場供求關系真正發揮作用,終止“暴漲—調控—調控放松—再漲—再調控”惡性循環,應長期堅持。各地因城施策調整相關政策和措施,也都應以“房住不炒”作為衡量和評判的標準。各地在因城施策過程中,要全面評估、審慎出臺相關措施及影響。無論是正視當下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不確定性因素,還是考慮地方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都要盡快擺脫對房地產和土地財政的依賴,切實推進結構調整、動能轉換,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地方給出的松綁理由可以有千萬個,但保持樓市穩定是前提,實現不了必然要嚴厲問責。”網民“李宇嘉”說。
更迫切的是,樓市調控政策須加快轉向長期制度。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將“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作為重點任務。網民認為,前期樓市調控主要包括限購、限價、限貸、限售、限商等措施,從長期來看,需要從以行政措施為主向綜合施策轉變,財稅、土地、金融和行為規制等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長期制度要發揮更大作用。
“在不斷的政策實踐中,長效機制雖然還沒有整體發布,但已經在很多層面變得越來越具體。”網民“陶鳳”認為,長效機制最終的模樣,一定是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雙向“長效”。從調控政策本身看,因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還是主基調。嚴格執行現有的限購、限價等政策之外,熱點城市房貸調控力度依然不會手軟。傳統限制性調控將成為長效機制形成前的“短期投放”,而更長的政策儲備將會是土地、金融、稅收等方面的綜合調整,土地改革、資本利得稅和房產稅等具體的改革,將關系到租賃市場的破局,關系到金融杠桿導向實體經濟的虛與實,關系到地方擺脫土地財政依賴的全方位補給。(記者 張小潔 整理)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