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道路運輸業信息化建設側記
摘要:公眾服務能力增強 聯網聯控體系形成——我市道路運輸業信息化建設側記記者 張新成 通訊員 張 曉日前,筆者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了解到,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實行無紙化
公眾服務能力增強 聯網聯控體系形成
——我市道路運輸業信息化建設側記
記者 張新成 通訊員 張 曉
日前,筆者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了解到,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實行無紙化考試,公路、客運站、車輛等重點區域實現有效監測和調度。公眾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客運站實現了網上售票,交通信息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道路運輸管理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智能調度監控系統、GPS車載管理系統、電子安全檢測系統等實現班線客運全覆蓋,車輛超員、超速、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大幅減少……
該局整合規范重點營運車輛及駕培、維修等行業信息化監管資源,建成道路運輸綜合監控平臺,運輸企業車輛全部接入聯網聯控系統。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群眾少跑腿。“12328”交通運輸服務熱線服務質量明顯提升。該局全面落實聯網聯控工作,重點做好“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動態監控系統”“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服務平臺”的使用和推廣,兩客一危車輛的入網率100%和上線率在99%以上,重型貨車入網率、上線率在80%以上。
該局以信息網監管為重點,進一步提升貨運市場的管理水平,以道路運輸安全危貨和普貨專項整治行動、危險化學品及寄遞物流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以落實危運企業的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為重點,對全市所有危貨企業的資質、檔案、臺賬、動態監控、人員教育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對制度落實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一律停業整頓,進一步規范了危貨企業的經營行為。為強化對貨運車輛管理,該局建立了全市貨運車輛違章抄告處理制度,對全市貨運車輛違法違章行為依照河南省超限超載抄告信息網、公安交警支隊抄告貨運車輛違法違規函件和涉及外省市公安交警支隊、路政支隊抄告函件,指定專人管理,建立臺賬和檔案,對違章車輛、企業和從業人員進行處理,并納入質量信譽考核。
該局加強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從業人員素質明顯提升。以提升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為抓手,嚴格落實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和誠信考核管理制度,組織對全市出租車從業人員資格證進行了換發,完成了出租車駕駛員從業資格注冊工作。該局與公安交警部門建立信息抄告工作機制,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形成監管合力。
該局配備了智能調度監控系統、GPS車載管理系統、電子安全檢測系統……當前,這些高科技的交通運輸管理手段普遍應用于我市的客運、貨運等企業及運輸監管部門,加強“人、車、路”動態監管,極大地提高了企業收集、傳遞、處理運營信息的能力,建立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交通運輸體系,有力地推動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該局裝載的GPS定位、語音處理和圖像處理等數據處理子系統,把無線數據傳輸、短信調度信息、自動報站、緊急報警、手動服務提示、圖片抓拍、超速報警、遠程設置參數、遠程更新程序、司機考勤管理、多線路切換等功能融為一體,對車輛安全運營進行全過程管理。智能調度監控系統的運營解放了生產力,增強了制度的約束性,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同時,該局還實現管理信息化、科學化,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減少能源消耗,增強企業應變能力。
該局借助科技手段有效遏制超員、超速、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的發生,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新建了標準化客運車輛例檢場所,配備了安檢專用設備,安裝了電子檢測系統,提升了安全例檢技術手段,為行車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該局以駕培服務模式改革為載體,在全面完成“計時培訓、按學時收費、先培后付”服務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常態化聯網聯控監管模式,通過建立駕培監管服務平臺,組織開展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專項治理。
在行業監管平臺的建設上,該局以強化對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的管理為重點,要求重點運輸企業全面落實企業監管責任,對企業監控情況定期抽查,提高重點營運車輛的上線率。目前,我市兩客一危重點營運車輛在省平臺的入網率為100%,上線率為99%,均排在全省前列。
在行業管理平臺的建設上,該局繼續推進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服務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年度審驗,嚴格把關,對未接入平臺的重型貨運車輛,一律入網后方可參加審驗。至目前,我市重型貨運車輛入網率、上線率在80%以上。
在行業服務平臺的建設上,該局以推進“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系統建設為重點,通過汽車站宣傳欄、客車和出租車噴涂“12328”熱線標志、天中運政網等方式宣傳,“12328”交通服務熱線的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
為了公路交通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綜合交通、智能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砥礪扎實干、奮進譜新章,抓住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確保安全形勢穩定,提高群眾對運輸服務的滿意度。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