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紓困產品四單落地 千億“糧草”整裝待發
摘要: 險資紓困專項產品頻頻出手。昨日,“國壽資產-鳳凰專項產品”紓困第二單、陽光資產陽光穩健專項產品首筆投資相繼落地。
險資紓困專項產品頻頻出手。昨日,“國壽資產-鳳凰專項產品”紓困第二單、陽光資產陽光穩健專項產品首筆投資相繼落地。至此,保險紓困專項產品已落地四單,投資規模合計約19億元。
記者了解到,其他已設立專項產品的保險資管公司已完成對多家遇困上市公司的調研,目前正積極進行項目篩選。未來一段時間,紓困專項產品將陸續實現投資落地。
紓困產品規模達1060億元
落地投資達四單
10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資管公司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短短四天后,保險業第一只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專項產品落地,由國壽資產發起設立的“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在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完成登記手續,目標總規模200億元。
自此,保險資管公司開啟“跑步入場”模式。一月有余,上證報記者從業內獲悉,已有9家保險資管公司設立紓困專項產品。
截至目前,已有國壽資產、陽光資產、太平資產、人保資產、新華資產、太保資產、華泰資產、泰康資產、中再資產9家保險資管公司在中保保險資產登記交易系統完成專項產品的登記,合計目標規模1060億元。另有其他保險資管公司也在積極籌劃專項產品的設立事宜。
距紓困專項產品設立一個月,保險業的首只紓困專項產品便在A股打響“第一槍”。11月30日,國壽資產披露,“國壽資產-鳳凰專項產品”當天買入上市民企通威股份1.91%股權,成為該專項產品設立后公開落地的首單項目。
昨日,國壽資產紓困專項產品第二單落地,國壽資產-鳳凰專項產品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斥資6.325億元購買萬達信息5500萬股(約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陽光資產紓困專項產品首筆投資約5.6億元同日順利落地。陽光資產以大宗交易方式投資上市公司潤和軟件的第一大股東江蘇潤和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券。記者同時獲悉,新華資產首單也已落地。
篩選標準、選股有三維度
究竟哪些上市公司會受到保險紓困專項產品的關注?
國壽資產此前在解釋專項產品的標的選擇偏好時明確表示,首先,優先篩選由于股權質押而產生一定流動性風險但基本面較好的優質上市公司。將根據標的公司的自身情況,共同探討最有效合理的投資方案,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最大程度緩解標的公司流動性風險。同時,通過嚴格篩選優質標的和設計風險共擔的投資方案來進行風險防控,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其次,在股東質押比例或資產負債率方面并沒有定量標準,而是進行定性選擇。對行業范圍也沒有限制,但要符合國家的產業轉型方向,比如會傾向于對先進制造業、醫療健康以及消費升級等行業進行投資。
新華資產表示,新華資產-景星產品篩選標的主要有三大維度:行業、資質、風險。即投資標的從行業上看要符合國家戰略和宏觀政策導向;從資質上看要基本面良好、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從風險上看要符合保險資金安全穩健的投資風格。
也就是說,有前景、有市場、有技術優勢,但受到資本市場波動或股權質押影響,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優質上市公司,是其篩選投資標的的重要條件。
三季報顯示,通威股份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13.87億元,同比增9.04%;凈利潤為16.6億元,同比增8.59%。不過,截至10月19日,通威股份控股股東通威集團共質押16.3億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1.99%,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80.06%。萬達信息12月18日公告也顯示,萬豪投資(第一大股東)累計質押股份2.09億股,占其公司股份總數的81.92%,占公司總股本的19.04%。
保險業設立紓困專項產品情況(截至12月11日)
公司名稱 產品名稱 產品目標規模
國壽資產 鳳凰200億元
陽光資產 穩健100億元
太平資產 共贏80億元
人保資產 安穩投資 300億元
新華資產 景星100億元
太保資產 永全100億
華泰資產 創贏50億
泰康資產 聚力智選 80億元
中再資產 新安50億元
合計 1060億元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上海證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