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攻堅: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仍居“要津”
摘要:“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2019年三大攻堅戰號角已經吹響。《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日,國務院金融委、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改委、生態
“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2019年三大攻堅戰號角已經吹響。《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日,國務院金融委、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民政部等多個部委正密集籌劃2019年三大攻堅戰實施路線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仍是重中之重,下一步還要建立健全企業債務風險風控機制。專家表示,未來還需著力啃下僵尸企業處置等硬骨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今年三大攻堅戰初戰告捷,明年要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仍是重中之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最近密集開會部署事項,不少都意在防控金融風險。12月20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座談會,明確下一階段資本市場改革的思路。12月25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會議研究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都有助于加快金融體系建設,促進杠桿率下降,對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有積極作用。
此外,12月21日,金融委還罕見發布聲明稱,“我們注意到網上關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不減稅不降費等傳聞,這與事實相反。”此舉意在防范由不實傳言可能引發的股票市場異常波動。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金融委在防風險攻堅戰中將發揮更關鍵的作用,有望推動更多相關政策的研究和落地。
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已進入穩定總需求和結構性去杠桿的關鍵階段。平衡好穩增長、去杠桿和防風險之間的關系是今后一段時間宏觀政策最重要的工作。與2018年相比,2019年防風險工作可能會適當微調,既要避免前期各類政策調控效果前功盡棄,也要防止多種防風險政策相互疊加,激化風險,同時還要穩妥有序地處置一批局部性風險。
“防范金融風險,首要的是定位,即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其二是正位,要清理亂象,監管不越位不缺位;三是到位,要找到政策執行的適度性。”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萬喆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對于地方債務風險的防控,我國一方面嚴格“堵后門”,對違法違規舉債持續釋放嚴懲問責高壓信號。另一方面,“開前門”力度也在加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同時也提出,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展望2019年,防范化解地方債風險依然會是重要關注,地方債仍需堵好‘后門’,并相應開夠‘前門’。”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湯林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對于脫貧攻堅,相關部委也在密集開會部署。比如,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近日表示,脫貧攻堅下限是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收入要超過4000元,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現在可以說是進入攻堅克難、攻城拔寨的階段。”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日前也指出,要集中資金、項目和政策舉措,重點解決深度貧困地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以及基本醫療有保障的問題。
對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12月24日在主持召開部黨組(擴大)會議時指出,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不能放寬放松,更不能走回頭路。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要統籌兼顧,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要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專家也指出,三大攻堅戰初見成效的同時,結構性矛盾逐步凸顯,未來還需著力啃下不少硬骨頭,包括僵尸企業處置、脫貧再返貧等。
在丁安華看來,目前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穩妥有序化解國企、地方平臺高債務風險,避免陷入“債務-通縮”陷阱;二是加大僵尸企業清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防止無效加杠桿行為死灰復燃;三是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穩定市場風險偏好,有效化解股權質押等風險,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陳秋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脫貧攻堅過程中,防止返貧會成為接下來的重要挑戰。因病返貧是返貧的重要因素,預計接下來國家在扶貧工作中,會加大對健康扶貧的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對健康扶貧長效機制的建立。
“藍天保衛戰依然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首要任務。”國能中電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白云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燃煤火力發電廠基本都實施了超低排放,鋼鐵、冶金、化工、小型供熱等行業污染治理隨著技術的進步才剛剛起步。分散治理成為藍天保衛戰的深水區,必須要下大力氣科學整治。
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雙庫PPP專家薛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降杠桿地方控債和環保治理投入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需要結合地方環境改善和經濟發展,科學投入基礎設施匹配未來收入增長,全面提高政府治理和環境保護的效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經濟參考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