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基金公司首發規模“搶”近六成頭部效應凸顯
摘要: 2018年即將收官,新基金發行格局也基本確定。
2018年即將收官,新基金發行格局也基本確定。在今年市場寒冬之下,新基金發行前三季度規模逐季減半,甚至一度進入冰點,但隨著A股見底并逐步企穩,四季度發行狀況明顯回暖。
從發行的基金公司角度看,新基金發行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統計顯示,截至12月11日,前15家基金公司共發行244只基金,募集規模4786.97億份,首發規模占全市場的59.04%,較2017年上升13.09%,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發行一度陷入冰點
A股在年初沖上3900點后即陷入持續低迷,資本市場進入寒冬,新基金的發行也一度進入冰點。統計顯示,剔除6只戰略配售基金的1049.19億份,2018年前三季度的新基金首發規模逐季減半,新基金首發的數量分別是245只、206只、173只,規模分別是3000.26億份、1477.48億份、750.39億份。但隨著市場見底并逐步企穩,第四季度新基金發行也逐步回暖。截至12月11日,四季度新基金發行數量為165只,規模為2044.33億份(含538.13億份央企結構調整ETF及聯接)。
整體來看,今年全市場新發基金789只,共募集8321.65億份,平均單只規模10.58億份。受資管新規影響,今年新發產品數量較去年減少20.41%,但憑借戰略配售基金和央企結構調整ETF等國家戰略產品的發行成立,今年募集規模總體高于去年,平均單只規模同比增長30.94%。
從產品類型看,指數型基金成為今年首發基金規模增長的一大亮點。A股指數型基金逆市增長,首發規模967.23億份,是去年同期新發規模的3.5倍。其中,首發ETF規模為773.32億份,數量28只,為ETF發展14年來成立產品數量最多的一年。債券指數基金首發規模較去年更是大增,今年共發行14只債券指數基金,共募集規模557.27億份,是去年同期新發規模的近20倍。另外,短債基金今年也受到熱捧,新發11只共147.79億份,較去年增長了125.67%。
頭部效應愈發明顯
從基金公司看,前十五大公司共發行244只基金,募集規模達4786.97億份,首發規模占全市場的59.04%,較2017年上升了13.09%,前十五大基金公司的發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其中,招商基金以616.15億份的首發總規模拔得頭籌,成為今年新發基金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在招商基金新成立的單只基金產品中,規模最大的是247.08億份的戰略配售基金。此外,招商基金還成立了規模為49億份的MSCI主題基金,這也是今年首發規模最大的MSCI主題基金。
排名第二的是廣發基金,今年新成立基金總規模為573.11億份,其規模貢獻主要來自債券指數基金和滬港深產品。在廣發基金新成立的單只基金中,規模最大的是廣發1-3年國開債,募集規模達213億份。另外,廣發滬港深行業龍頭和廣發1-3年農發債募集規模分別為81億份和52億份。華夏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分別位列首發基金總規模的3-5位,新發行基金總規模分別是541.67億份、513.29億份和440.52億份。
從發行品類上看,前十五大基金公司側重發行的品類各有差異。主動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最大的是興全基金,達到327.00億份,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新發行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均超過100億份;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最大的是廣發基金,達到405.90億份,招商基金排名第二,達到301.80億份,南方基金和中銀基金都超過200億份;股票指數型發行規模最大的是工銀瑞信,達到118.84億份,其成立的一只上證50ETF,規模達113.5億份,為今年市場新發規模最大的股票型ETF;QDII型發行規模最大的是華夏基金,達到8.16億份,廣發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緊隨其后,規模分別是7.80億份和5.40億份。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證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