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基層黨建引領高質量脫貧攻堅
摘要:本報訊 (通訊員 聶海博)近年來,西平縣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理念,著力在選優配強隊伍、夯實打牢基礎、創新載體支撐、培育引領產業上下功
本報訊 (通訊員 聶海博)近年來,西平縣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理念,著力在選優配強隊伍、夯實打牢基礎、創新載體支撐、培育引領產業上下功夫,實現了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互促雙贏”,以高質量基層黨建引領高質量脫貧攻堅。
加強思想引領,集聚脫貧攻堅“向心力”。一是強化培訓增本領。通過邀請專家輔導、宣講團入村培訓等形式,對村脫貧攻堅責任組成員開展以政治理論、扶貧政策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培訓活動。二是深入宣傳凝共識。利用墻體標語、政策宣傳單、大走訪等方式宣傳扶貧政策知識。三是選樹典型增動力。通過群眾推、支部議、部門審,樹立脫貧攻堅一線優秀黨員干部355名、立志脫貧貧困戶典型200戶、已脫貧戶典型60戶,在全縣形成了爭當先進和立志脫貧的良好氛圍。
選育結合強隊伍,打造脫貧攻堅“生力軍”。一是優化駐村隊伍。堅持“四個有利于”“五不選”標準,采取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重新選派扶貧專員23名、駐村第一書記234名,進一步優化配強駐村力量。二是強化技能培訓。加強駐村第一書記培訓,組織51名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到濮陽市學習。依托縣黨校對駐村第一書記、幫扶隊員進行集中培訓,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及省內優秀駐村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先進典型,就推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方面的好經驗傳經授道。三是嚴管厚愛駐村干部。加大駐村工作隊督導力度,每年為駐村第一書記免費體檢,提高補貼標準,確保駐村干部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
夯實組織基礎,筑牢脫貧攻堅“橋頭堡”。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提升黨支部書記履職能力。圍繞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通過舉辦新任村黨支部書記任職培訓班、組織46名優秀黨支部書記到新鄉先進群體教育基地集中培訓等形式,提升政策水平和帶富帶貧能力。注重黨員示范引領。深化黨員致富培育工程,推行黨員“一幫二”結隊幫扶制度,全縣共建立黨員結隊幫扶隊4800余支,培育黨員致富示范戶1140戶。
創新載體支撐,打造脫貧攻堅“新動能”。一是抓實幫扶活動。每月26日幫扶日開展扶貧禮包發放、清潔家園等系列幫扶活動。二是實施專家結對幫扶貧困村“132行動”。即以全縣65名市、縣兩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為主體,以65個貧困村為主要對象,每村掛牌建立1個專家服務點、每人聯系3戶貧困戶、每月設立2個專家活動日開展幫扶活動。組織開展技術培訓3200多人次。三是實施新型農民培育計劃。利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大力實施農村實用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打造鄉土人才隊伍,深化科技脫貧成效。
培育引領產業,夯實脫貧攻堅“關鍵點”。一是抓調研明思路。全縣各鄉鎮成立調研組,逐村調查了解集體經濟發展現狀、面臨困難,分析制約發展原因,形成調研報告,為產業扶貧提供決策依據。二是上項目育產業。堅持把培育扶貧產業、狀大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采取招商引資、盤活閑置資產、整合現有資源等形式,培育了黃金梨、丹參種植等特色項目20多個,增強了帶貧發展后勁。三是抓實“黨建+”模式。以凝心聚智增合力、黨群共富促脫貧為主題,采取“黨支部+合作社”“黨支部+扶貧車間”“黨支部+扶貧基地”等形式,把黨支部建在農村經濟發展的產業鏈和黨群共富的聯合體上,把黨組織的引領力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組織力,把黨支部的戰斗力轉化為脫貧攻堅的推動力。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