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道河上的“牛司令”
摘要:□全媒體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陳遠志12月15日,泌陽縣銅山鄉格外寒冷。在十八道的深處——銅山鄉閔莊村,記者見到了貧困戶黃道耀。這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右
□全媒體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陳遠志
12月15日,泌陽縣銅山鄉格外寒冷。在十八道的深處——銅山鄉閔莊村,記者見到了貧困戶黃道耀。這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右手天生殘疾,但在他的身上,生動地講述著一個身殘志堅的貧困戶依靠天然荒坡養殖10多頭牛,通過辛勤勞動摘掉窮帽子的感人故事。
今年40歲的黃道耀,天生右手殘疾,一家五口人,夫妻二人、兩個孩子,還有一個長年有病的岳父,一家人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是村里有名的困難戶。他們一度對生活喪失了信心,
2014年,黃道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隨著縣衛計委駐村工作隊和縣工商局駐村第一書記李勇的到來,黃道耀一家的生活才慢慢發生變化。
為了幫助黃道耀早日擺脫貧困,李勇多次到他家走訪,并幫他制訂了脫貧計劃。
“道耀,你身體不好,不能出去打工。你看咱閔莊山多、溝多、坡多,草也多,水豐富,為啥不弄兩頭牛在這荒坡上放?省料還省工,最適合你了。”在一次走訪中,李勇開導黃道耀。
黃道耀夫婦重新燃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頹廢的精神狀態中走了出來,并自籌資金養了兩頭小牛。從此,閔莊村的荒山上多了兩個勤勞的身影。
黃道耀夫婦每天一早就把牛趕到山上,從東坡到西坡,從南溝到北溝,彎曲的十八道河見證了他們不甘于貧困的努力。
閔莊村面積較大,有44平方公里,有時放牛跑得較遠,中午趕不回去吃飯,他們就隨身帶點兒干糧,渴了就喝點兒山間的泉水。趕上雨雪天氣,夫妻倆就提前存儲些飼料,早上起來鍘草、配料,如同撫養嬰兒一樣精心照料兩頭小牛。
在搞好養殖的同時,黃道耀還在周邊的山坡上兼職做起了伐木工,一天也有不少收入。
如今,黃道耀養的牛從當初的兩頭發展到如今的十幾頭,他成為遠近聞名的“牛司令”。2016年,黃道耀家成功脫貧,成為依靠勞動光榮脫貧的典范。
“感謝駐村工作隊和李書記的幫扶,如今我雖然脫了貧,但還在享受各項政策,包括教育、醫療、殘疾人補貼及公益崗、產業分紅等,我打心眼里感謝黨的好政策。雖然我右手殘疾,但我還有一只健全的左手,將來我一定帶著全家好好努力,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黃道耀對記者說,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