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教師攢工資為學生買鞋走紅網絡
摘要:12月4日下午,全校62名學生從楊耀翔的手里接過了過冬棉鞋。受訪者供圖 月薪2300元,用一年時間攢下1.1萬元,給全校學生買過冬棉鞋,湖北丹江口市大溝林區90后教師楊耀翔
12月4日下午,全校62名學生從楊耀翔的手里接過了過冬棉鞋。受訪者供圖
月薪2300元,用一年時間攢下1.1萬元,給全校學生買過冬棉鞋,湖北丹江口市大溝林區90后教師楊耀翔的這一舉動在網上引發關注。
1992年出生的楊耀翔是大溝林區山村學校的教師,擔任五年級語文老師并兼班主任。10日下午,楊耀翔告訴新京報記者,給學生買棉鞋的想法“很單純”,自己并不想被別人關注,“大家可以關注事情本身,希望更多的人能來做好事、做善事”。
李世君是學校的校長,說起這名年輕的90后老師,李世君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的這種精神,值得肯定”。
自費1.1萬元給學生買鞋
受網友關注前,26歲的楊耀翔是丹江口市大溝林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
2015年6月,他從漢江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隨后在丹江口市區的一所學校代課,去年8月,他主動放棄了離家較近的市區工作,選擇來到偏遠的林區學校教書,“這里師資力量相對弱,鍛煉自己的同時,也想給山區孩子們的教育貢獻份力量”。
12月4日下午,全校62名學生從楊耀翔的手里接過了過冬棉鞋。談及買鞋初衷,楊耀翔告訴新京報記者,看到學生大冬天還穿著破舊的單鞋,腳趾頭露在外面,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這些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帶著”。
楊耀翔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今年林區學籍的學生原本有698人,條件稍微好一些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鎮上或者城區去上學了,現在只剩下85人,分布在三所學校,“其中我們學校有62人”。
楊耀翔的月薪在2300元左右,給學生們買鞋共花費了1.1萬元。為攢下這筆買鞋錢,他說,“用了一年時間”,自己也沒有女朋友,平時自己住在學校,花銷不多,每半個月回次家,主要開支也是在交通費上。
楊耀翔向新京報記者坦言,自己的家庭條件一般,父母早些年前雙雙下崗,靠做點小生意維持生活,“我爸媽都很支持我做這件事”。
偷偷測腳碼“想給他們驚喜”
大溝林區九年一貫制學校位于大溝山區,到冬天山里氣溫格外低,教室里又沒有取暖設施,特別冷。不僅如此,因為地處偏僻的山區,該校的辦學條件也與市區學校存在一定差距。
10日下午,楊耀翔向新京報記者回憶,給學生買鞋的想法“其實從去年就有了”,今年春節回家,通過表哥聯系上一家浙江的鞋廠。為給學生驚喜,楊耀翔在課余時間,悄悄統計著學生的鞋碼尺寸,并在網上反復瀏覽、對比鞋的款式與質量。
楊耀翔說,皮面防水、保暖且質量好,這是他在下訂單之前跟制鞋廠提的三點基本要求。因為學校位置較偏,快遞不能送達,“先郵寄到了市區家里,我爸幫忙簽收,后來我特意開車回去拉了一趟”。最后,他訂購了70雙質量較好的皮棉鞋,加上運費,共花費1.1萬元。考慮到可能有學生的鞋子尺碼不合適,他專門多買了8雙鞋備用。
有同事不解地問楊耀翔,花這么多錢圖啥?他說,學生不受凍,才能安心學習。
學校校長李世君10日下午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楊老師平時就非常有愛心,“他的這種精神,值得肯定。”
■ 對話
楊耀翔:“孩子們冬天穿單鞋,我看著心疼”
10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對話楊耀翔,他說當初選擇來到偏遠的林區任教,就是想把教育資源帶給他們,“把他們教好,希望他們能夠通過學習改變命運,從大山里面走出去”。談及自己走紅網絡,他說,完全沒想到,“如果我被關注了,那也希望能帶動更多人來做這種好事、善事。”
希望更多人做好事善事
新京報:為什么當初想要給學生買棉鞋?
楊耀翔:山區條件比較差,孩子們大冬天還穿著破舊的單鞋,腳趾頭露在外面,我很心疼,看到孩子們冬天穿得也很單薄,就有了這個想法。
新京報:全校現在有多少名學生?他們家庭情況如何?
楊耀翔:我們學校現在有62個,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嘛,爸媽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帶著。今年大溝林區學籍的學生原本有698人,但由于這里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條件稍微好一些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鎮上或者城區去上學了,現在只剩下85人,分布在三所學校,其中我們學校有62人。
新京報:之前為學生買過鞋嗎?
楊耀翔:這是第一次給他們買,但是以前給他們發過舊衣物,我自己通過認識的人收集了一點兒。
新京報:買棉鞋經費來自哪里?
楊耀翔:就是我的工資嘛,有個2300多,就是一點一點攢的,我平時開銷也不大,我們這也比較偏,每個月主要開銷就是路費,我家是在市區,我在林區上班,平常我在學校住,半個月回去一次看看我爸媽,花銷主要是自己開車就加點油兒的錢。
瞞著學生給他們一個驚喜
新京報:鞋子的尺碼之前統計過嗎?
楊耀翔:我私下統計過他們的鞋碼,一個一個統計的,雖然有些麻煩,但是還好學生也不多,就62個。考慮到可能有學生的鞋子尺碼不合適,我還專門多買了8雙備用。
新京報:這些鞋是從哪里買的?
楊耀翔:今年回家過年的時候,跟親戚朋友提了一下,剛好有個表哥他是在一個浙江鞋廠里面工作,我就通過他聯系上了廠家。后來我在網購平臺上反復瀏覽、比較鞋子的質量、款式等,買了這一批。
新京報:鞋是如何發放到學生手中的?
楊耀翔:上周(12月4日)發的,當時就把大家召集到操場上,根據年級和鞋碼,把鞋發給他們的。小孩子的心情嘛,拿到新鞋子就非常高興,特別單純,還一個勁兒說謝謝我,就是很感激。
新京報:學生家長知道嗎?
楊耀翔:買鞋前我沒有通知家長,一個是他們父母也不在身邊,都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生活,二是我也想給他們一個驚喜,也沒有告訴他們,量鞋碼的時候他們也嘻嘻哈哈,不知道我是要干啥,挺可愛的一群小孩。
想給偏遠山區教育出份力
新京報:你家庭狀況怎么樣?
楊耀翔:條件一般吧,父母都過半百了,很多年前也雙雙下崗,平時靠做點小生意,能夠維持生計,我的工資他們也不要,不用我補貼家用,都讓我自己拿著。
新京報:家人支持你這種行為嗎?
楊耀翔:家里面爸爸媽媽都知道,給學生們買鞋前,有跟他們交流、商量過,他們挺支持的,說是做善事,自己吃得飽,有余力就去幫幫孩子。平時我也很少回家,都是住在學校,逢年過節可能給爸媽買點東西,帶點兒禮物。
新京報:畢業時為何選擇到林區學校教書?
楊耀翔:我2015年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城區的一所小學里面代課,后來我發現到偏遠山區任教的話,條件艱苦對自己也是一個鍛煉,然后我發現我們大溝林區師資力量也比較薄弱,就是想給山區的教育事業出份力吧。
新京報:在學校里主要擔任什么職務?
楊耀翔:我們學校雖然只有62人,但是有六個年級,我教五年級語文也兼任班主任,班上有12人,平時我在學校也負責少先隊和思政教學等工作。
新京報:未來你有何打算?
楊耀翔:我覺得當老師挺好的,能帶來成就感,我比較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我覺得能把學生教好就可以了,我希望自己教的學生,他們能夠通過學習改變命運,從大山里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一凡)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