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之洋洋 可以樂居
摘要:侯偉峰 劉藝 李新 文/圖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侯偉峰 劉藝 李新 文/圖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詩經·陳風·衡門》
泌陽縣賈樓鄉美麗鄉村。
盤古開天
“泌陽縣景致多,出南門涉沙河,二十五里到大磨。大磨西南盤古山,每年盛會三月三。盤古廟歲知多少,皓首興嘆不知年。”古老民謠延伸著古老神話:宇宙像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時,巨人盤古在其中酣睡了18000年。他憑借神力開天辟地:左眼成了太陽,右眼成了月亮,皮膚和汗毛成了大地和草木……
泌陽城南15公里的盤古山,傳說正是當年盤古開天辟地、繁衍人類、造化萬物之地;興于三國時期的盤古廟會,每年三月初三、九月初九兩次舉行,其間唱戲、說書、雜耍助興,善男信女、寺院僧道、商賈游客云集。
2008年,盤古神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隨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認定泌陽為“盤古圣地”。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作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三月三的“中國泌陽盤古文化節”,伴著泌陽經濟騰飛和泌陽人的熱情好客,延續著古樸民風,融合現代社會文明,已連續舉辦了16屆。
數千年風雨洗禮,傳說演繹了故事,傳承了精神。勤勞善良的泌陽人民在這片廣袤大地上朝氣蓬勃,生生不息。
泌之洋洋
上溯三千年,饑者歌其食,勞者詠其事,上古的先民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歌詠匯成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泌之洋洋,可以樂饑”——泌水之側宜居可住,實在樂而忘返。若有問:“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何意?在互聯網時代“百度”,有此闡釋:吃魚呢,比黃河產的名貴魴魚和鯉魚還好;娶妻呢,這里的女孩子不比名聞天下的齊國、宋國美女差。若再問:“泌水”在哪里?
泌水蜿蜒,始于銅山湖,一路向西奔流入漢江。
煙波浩淼,碧光粼粼。美麗的銅山湖孕育了河,哺育了城:泌陽。
西出駐馬店90公里。春秋戰國、兩漢時期逐鹿中原的軍事要沖泌陽,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居住繁衍;西漢初年,設比陽縣(“比”亦作“沘”,泌河原名)。境內淺山丘陵,“五山一水四分田”;伏牛山、大別山兩大山脈交會于此,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分流于斯。
時光飛逝,泌水長流。史載,1381年重置縣名“泌陽”至今。
物阜民豐
好山好水好風光。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優越的氣候條件,為泌陽畜牧、林果、食用菌、水產、煙葉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信手羅列,泌陽如此富饒:
耕地134.4萬畝,宜林面積147萬畝。土地肥沃,涵養豐富,適宜種植一般農作物和多種特殊經濟作物;境內喬木、灌木為主的果樹多達200余種;120萬畝山林,支撐著縣境43.3%的森林覆蓋率。探明的43種礦藏中,鐵礦石、花崗巖、大理石、含鉀巖儲量豐富;“泌陽青”可與舉世聞名的“臺北青”媲美;金紅石礦品位和含量亞洲第一。境內大小河流153條,更有泌陽河、汝河等中等河流流經。
傳統與得天獨厚的優勢決定了泌陽農業大縣的地位和富饒。當下,勤勞、智慧的泌陽人民搶抓機遇,再展新作為。
當泌陽花菇、馬谷田瓢梨、白云仙桃等特色農業品牌為泌陽帶來豐厚“農”字效益的同時。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在泌陽誕生。
大念“牛字經”,培育“牛經濟”,依托“夏南牛”這一獨特的品牌優勢,牛產業在這里茁壯成長。
依托全國聞名的“花菇之鄉”,不斷發展壯大食用菌優勢產業,在泌陽縣食用菌產業園,集食用菌研發、種植、精深加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逐步形成。
自強不息
在國家發展戰略為各地經濟發展提供的良好契機中,泌陽縣審時度勢,找到了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引擎”,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產業發展優勢,科學規劃定位,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
眼下的泌陽縣產業集聚區,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0億元,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95億元、增加值200億元,新增就業人員2000人。
以夏南牛、食用菌、電子電器三大產業園為載體,加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力爭打造成為河南省三星級產業集聚區。
圍繞三大優勢產業集群,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優勢。持續推進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確保夏南牛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壯大食用菌產業集群發展,實現產值150億元,完成出口創匯8000萬美元,確保電子電器產業集群實現產值150億元。
加大夏南牛、食用菌產業的技術攻關力度,啟動國家級夏南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建,持續增強主導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加快調整農業結構,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商務中心區建設,加快物流業、電子商務、旅游業、金融發展,促進房地產業發展,多元化發展第三產業。
根據統計數字,泌陽縣1978年GDP總量為10921萬元,2017年為2234377萬元。其中,1998~2007年GDP總量年均增長率11.5%,工業總量年均增長率16.9%,農業總量年均增長率6%。2008~2017年GDP總量年均增長率10.3%,工業總量年均增長率13.1%,農業總量年均增長率4.6%。各項經濟發展指標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今年1至5月,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增長12.45%。1至6月,全縣39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5億元。每一組數字都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說明,泌陽縣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在全省的縣域經濟排序也在不斷提升……
經濟建設如火如荼,工業發展如火如荼。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縣,泌陽縣科學跨越、趕超崛起的步伐堅實,碩果累累。
和諧發展
2015年以來,新建和升級改造城市主次干道28條,打通斷頭路17條,硬化背街小巷42條,形成了“七縱八橫”的交通網絡。新鋪設、升級改造供水管網128公里、污水處理管道4.2公里,天然氣管網覆蓋率達到54%。
啟動投資7億元的集中供暖供熱工程和投資5億元的垃圾發電工程。
實施了投資7.5億元的新縣人民醫院搬遷工程、投資7.8億元的文化藝術中心和投資1.2億元的縣文化綜合體建設項目。
累計投資20億元,實施泌水河和梁河生態治理工程,治理河道15.5公里。
以創建森林城市為抓手,新建漢風公園、生態公園等6個,新增綠地面積26.71萬平方米……
一組組數字映射出的是泌陽縣城市發展的巨變。
以開展“六城聯創”活動為抓手,切實加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力度,泌陽縣的城市形象也明顯得到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連續六年位居全市前列,先后榮獲國家衛生縣城、省文明縣城、省園林縣城、省生態縣城。近5年間,縣城建成區面積由16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縣城常住人口由14萬增長到28.8萬。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在全省率先制定進一步加大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扶持力度的意見,構建了“131”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創新成立了脫貧攻堅問題核查組,大力實施集體經濟帶貧增收、龍頭企業帶貧增收、新型經營主體帶貧增收、產業到戶帶貧增收、電子商務帶貧增收、金融扶貧帶貧增收、扶貧車間帶貧增收、光伏產業帶貧增收八條帶貧路徑,深入實施“百企幫百村”活動,貧困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至2017年底,全縣累計脫貧52007人,退出貧困村72個。
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著力提升全縣教育發展水平,泌陽縣先后被評為全市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先進縣、國家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
深化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積極推進省級綜合醫改、分級診療和健康服務簽約試點縣建設,強力推進新的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建設,加快縣集中托養中心建設,公共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圍繞打造“平安泌陽”,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順利通過河南省食品安全縣驗收,被評為河南省平安建設優秀縣。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泌陽縣委、縣政府把惠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作為重要責任,著力解決好民生突出問題,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再鑄輝煌
“要堅定不移走質量興農之路,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實施品牌提升行動,大力發展夏南牛、食用菌等特色農業,推動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要壯大產業集群,圍繞建設中國肉牛第一城、中國食用菌第一縣的目標,堅持一二三產融合這一方向,不斷拓展延伸產業鏈條,深化國際貿易合作,著力打造集研發育種、種植養殖、精深加工、國際國內貿易為一體的百億級全鏈條產業集群。”
“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不斷提升縣城的吸引力、帶動力、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著力打造區域性中心縣城。”
在2018年7月召開的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暨縣委工作會議上,縣委書記張樹營就強力推進泌陽高質量跨越發展做了精彩論述,并為泌陽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把泌陽建成中國肉牛第一城、中國食用菌第一縣。
實現泌陽高質量跨越發展,是泌陽縣全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是時代賦予縣委、縣政府的光榮歷史使命。
新的目標,任重道遠。
泌之洋洋,可以樂居。今天的泌陽如詩如畫。
石婆婆山一景。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