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脫貧攻堅 率先脫貧摘帽
摘要:張承訓 宋超喜 文/圖新蔡縣1986年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2年被確定為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縣。2014年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30個
張承訓 宋超喜 文/圖
新蔡縣1986年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2年被確定為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縣。2014年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3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564戶108508人。擺脫貧困、邁步小康是新蔡130萬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新蔡縣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堅持凝心聚力、實干干實,確立“三個突出”(突出脫貧攻堅、突出縣城帶動、突出產業支撐),強化“三個著力”(著力定規矩、著力定導向、著力正風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跳出脫貧抓脫貧,走出了一條以發展促脫貧、以脫貧促發展,后發趕超、富民強縣的脫貧之路,交出了一份脫貧攻堅的精彩答卷。
截至2017年底,全縣脫貧30004戶108373人,退出貧困村128個。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9元,較之2016年增長9.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1個百分點;教育、文化、衛生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全部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018年6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了專項評估檢查,新蔡縣綜合貧困發生率為0.88%。201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新蔡縣退出貧困縣。新蔡縣在駐馬店市率先實現脫貧摘帽,讓全省人民刮目相看。
攻克重點難點 推進“三大攻堅”
深化精準識別和精準退出攻堅。在精準識別上,新蔡縣先后開展建檔立卡、精準“再識別”和“萬名干部大走訪”精準識別“回頭看”,著力挖“窮”根、尋“困”源。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六步工作法,對全縣所有村逐戶逐人過篩子,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和“一比對兩公示一公告”民主程序,將識別結果錄入建檔立卡信息系統,提高識別精準度。在精準退出環節,本著應進則進、應退慎退的原則,凡是達不到收入標準或“兩不愁三保障”沒有徹底解決到位的,堅決不退出,確保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脫貧成效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攻堅。新蔡縣從加強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入手,強力推進、合力攻堅。2014年-2017年,累計投入12.8億元,新改建農村道路1810公里,改造危橋1230延米,行政村道路通暢率達到100%,自然村道路通暢率達到99.37%。投入2.95億元,新建88個貧困村和129個非貧困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縣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投入0.72億元率先完成130個貧困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投入1.4億元,新建村衛生室76個、文化活動室150個、文化廣場165個,為2172個自然村架設光纖寬帶。截至2017年底,全縣貧困村全部通路、通客運班車、通生產生活用電,有安全飲水、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衛生室、合格的鄉村醫生或執業醫師,實現寬帶、廣播電視戶戶通。
開展志智雙扶攻堅。新蔡縣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不斷加大“志智雙扶”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力度。通過開展思想教育、理論宣講、政策宣傳、法律服務、文化培訓,消除貧困群眾的“貧困意識”,改變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推進“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社會氛圍形成,助力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筑牢保障底線 促進“四個提升”
因病、因殘、因學致貧是貧困人口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破解“困中之困”,新蔡縣勇于創新、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施策,確保實效。
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新蔡縣嚴格按照“三個一批”要求,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工程。實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建立9種大病臺賬,制定專項診療方案,與省市級重點醫院定點合作,為大病患者開辟就醫綠色通道。實施慢性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組織醫生家庭簽約服務團隊,為全縣困難家庭即時提供健康咨詢,每年健康體檢,送醫入村入戶,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實施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貧困人口重大疾病醫療保障病種擴大到43種、門診重癥慢性病醫療保障病種擴大到21種,落實“一站式”即時結報服務,輔之保險、救助等多種途徑,最大限度減輕貧困家庭醫療負擔。
提升教育保障水平。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新蔡縣實施系列惠民政策舉措,聚力打好教育扶貧教育脫貧“組合拳”。緊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精準兌現各項資助政策,讓貧困學生輕裝上陣,專心致力于接受良好教育。在落實落好“兩免一補”、免費營養餐、國家助學金、“雨露計劃”、助學貸款等國家普惠政策的基礎上,按照每年小學生1000元、初中生1500元、高中生2000元、大專以上學生3000元標準,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生進行再補助。2017年發放各類資助金5047萬元。
提升住房保障水平。深入推進“危房清零”,累計完成危房改造25343戶,有效解決農村住房安全問題。大力實施“六改一增”工程,為生活居住條件較差的26531個貧困家庭改房、改廚、改院、改水、改廁、改電、增添簡單家具,有效提升貧困家庭居住條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和特殊救助水平。對全縣農村低保對象和殘疾人復核認定,實施動態管理,將12756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低保范圍,將671名符合扶貧條件的農村低保對象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將無勞動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757人納入兜底保障。實現農村低保“標準線”和“扶貧線”兩線銜接統一,連續5年提高低保標準。
突出脫貧質量 “五個應扶盡扶”
新蔡縣以產業扶貧為基礎,全面實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光伏扶貧和扶貧車間“五個應扶盡扶”,確保了貧困群眾增收有渠道、致富有門路、脫貧能持續。
產業扶貧。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林果業、畜牧養殖業、鄉村旅游業、紡織服裝業、農產品加工業、電商流通業“六大脫貧產業”,帶動貧困戶通過多種形式參與生產經營。2014年-2017年,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3853個,培植合作社350個,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帶動貧困戶41892戶143497人次,人均年增收1300元以上。
就業扶貧。建立縣、鄉、村三級轉移就業服務平臺,實現縣內外轉移就業脫貧一批。針對勞動能力較弱或無法外出的留守人員,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安置10000多名,扶貧車間招工吸納近萬人,合作社用工和本地打零工靈活就業960多名,實現家門口就業脫貧一批。全縣10928個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全部實現至少有一人轉移就業。
金融扶貧。建立縣、鄉、村三級金融服務體系、信用評價體系、產業支撐體系、風險防控體系“四大金融扶貧體系”。
大力實施金融扶貧企業帶動,縣政府建立了6000萬元規模的金融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撬動銀行加大金融扶貧貸款投放力度,企業與貧困戶簽訂金融帶貧合同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全面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依托縣農商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為貧困戶提供“免擔保、免抵押”小額貼息貸款,支持其發展產業,參與生產經營。2007年累計發放金融扶貧貸款5.83億元,帶動貧困人口11568戶38720人,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扶貧車間。扶持引導有發展前景、勞動密集型分散加工生產、用工形式靈活、適合到村建廠設點的農產品加工、手工工藝、來料加工等投資少、見效快、能夠直接收益的項目,到村建設就業扶貧車間,開展就業扶貧。全縣共建設扶貧車間163個,發展戶外藤編、玩具、服裝、汽車坐墊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吸納5000多人口就近就業。
光伏扶貧。圍繞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在全縣24個鄉鎮(街道)優先在貧困村選址,建成118座村級電站,總容量51兆瓦。通過光伏收益,全縣130個貧困村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以上,49530名貧困人口每年每人分紅1000元以上。
著力實干干實 強化“六個保障”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是做好頂層設計,立穩樹牢脫貧攻堅的四梁八柱,建立起長抓不懈、攻堅克難的體制機制。新蔡縣凝心聚力、實干干實,著力“六個保障”,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新蔡特色的脫貧攻堅道路。
強化領導力量保障。探索建立了縣主要領導親自抓、縣委常委參與抓、四個班子齊上陣的工作模式。將全縣24個鄉鎮(街道)劃分為六大戰區,實施戰區作戰。將全縣脫貧攻堅任務科學分解,成立14個專業推進組,每組分別由一名縣委常委或副縣長任組長,實行專業組專班推進。從縣委書記到每位縣處級領導都聯系鄉鎮、分包貧困村、幫扶貧困戶,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擔責任。各級領導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脫貧攻堅,帶領全縣上下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切實形成大扶貧、大攻堅工作格局。
強化駐村幫扶保障。全縣1195名駐村干部對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創新建立村級脫貧責任組,每村選派一名副科級干部任村脫貧責任組組長,負責統籌全村工作,極大提高了村級脫貧攻堅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將駐村干部工作經費和生活補助納入縣財政預算并足額發放到位,各選派單位全力當好后盾,做到駐村人員辦公有場所、住宿有房間、生活有保障、駐村有補助、工作有經費。
強化資金投入保障。對納入整合范圍的財政涉農資金做到“應整盡整”,精準投入到各類扶貧項目,建立扶貧項目庫,實行扶貧資金項目臺賬化管理,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2016年統籌整合涉農資金7.02億元,2017年進一步加大力度,整合資金8.38億元,在此基礎上,又多渠道籌資近7億元,全年脫貧攻堅投入總額達15億多元,為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強化基層黨建保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抓黨建促脫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強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筑牢基層基礎,帶強黨員干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強化干部作風保障。全縣廣大干部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始終秉持實干干實理念,發揚“團結拼搏”的精神,眾志成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爭朝夕干事創業。脫貧攻堅鍛煉出的為民務實、真抓實干、甘于奉獻的作風,成為全縣最寶貴的財富和后續發展的不竭源泉。
強化督查保障。對脫貧攻堅任務量化分解,建立工作任務臺賬,限期銷號。實行掛牌督辦,對進度遲緩、正常推進和推進較快的,分別懸掛黑牌、綠牌和紅牌。嚴格結果運用,對工作實績突出的通報表揚,作為優先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對工作落后連續掛黑牌的單位負責人由紀委監察委約談、給予黨政紀處分等。通過嚴格獎懲,有力推動了工作落實。
持續鞏固提升 建設全面小康
新蔡縣堅持以習近平扶貧開發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
完善后續政策體系。研究出臺了《新蔡縣貧困村退出、貧困戶脫貧后續扶持鞏固脫貧成果的意見》《新蔡縣貧困退出后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后續政策實施意見》等文件,形成了科學完備的后續鞏固提升政策體系。強化工作機制保障,在攻堅期內保持人員力量不減、工作力度不減、政策落實不變、推進措施不斷創新完善,確保脫貧成果進一步鞏固提升。建立動態監測體系,對脫貧戶收入和“兩不愁三保障”加強動態監測,持續做好貧困人口動態管理,對返貧和新增的貧困戶給予重點扶持。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在脫貧攻堅戰中,新蔡縣廣大黨員干部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敢于超越的勇氣、不甘落后的志氣、務求必勝的豪氣,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干事創業上,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狠抓落實上,把一切功夫都用在務求實效上,持之以恒地干,只爭朝夕地干,干出了干部認可,干出了群眾滿意,干出了成就感、榮譽感、自豪感,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央視主持人海霞與駐村第一書記原玉榮體驗扶貧生活。
扶貧車間村民穩定就業。
鄉村觀光農業。
溫棚有機蔬菜。
光伏扶貧項目。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