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地崛起跨越發展的生動樣本
——走筆新蔡縣新時代新作為新氣象
摘要:張承訓 宋超喜 文/圖40年改革開放,古呂大地滄桑巨變。時光記錄奮斗的足跡、拼搏的身影、探索的艱辛,更見證收獲的喜悅、豐碩的成果、出彩的榮光。初冬時節,記者走訪新蔡縣
張承訓 宋超喜 文/圖
40年改革開放,古呂大地滄桑巨變。時光記錄奮斗的足跡、拼搏的身影、探索的艱辛,更見證收獲的喜悅、豐碩的成果、出彩的榮光。
初冬時節,記者走訪新蔡縣的城市、鄉村,再次被新蔡城鄉生機勃勃的景象所鼓舞和振奮。生態水城、五湖聯通,高樓林立、路網縱橫,一座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日新月異強勁崛起。鄉村一個個壯觀的扶貧車間里,穩定就業的村民忙忙碌碌;農產業基地里,蔬菜碧綠、瓜蔞金黃、冬桃潤紅,鄉村振興的腳步鏗鏘有聲。
據資料顯示,2017年新蔡縣生產總值192.86億元,增長9.9%,增速居省直管縣和駐馬店市第一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158.8元,增長9.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新蔡縣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省直管縣和駐馬店市第一位。
短短的兩三年里,昔日的“洪水招待所”新蔡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驚人巨變,成為貧困縣區的“脫貧先鋒”,成為洼地崛起跨越發展的生動樣本,來此學習參觀的省內外考察團絡繹不絕,新蔡縣干部群眾無不精神振奮揚眉吐氣。
由于自然和歷史的原因,多年來,新蔡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低位徘徊,處于全省墊底的位置,是全國出名的“洪水招待所”國家貧困縣,全縣干部群眾在“貧困帽”的重壓下抬不起頭,挺不直腰。
新時代開辟新征程,新征程期待新作為。
新蔡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精神,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敢為人先,勇于擔當,團結拼搏,實干干實”的精神,眾志成城、誓師出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奮力帶領全縣人民邁向小康,向黨和人民交出新時代新作為的出彩答卷。
縣委公開宣誓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率先摘帽 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泥巴墻、泥巴床,除了泥巴沒家當。”這是三四十年前流傳在新蔡農村的民謠,也是新蔡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據新蔡縣文史資料,1978年農民純收入只有38元。而截至2014年,新蔡縣仍有貧困村130個,貧困人口10余萬人,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
脫貧摘帽之后,現在的新蔡縣農村是什么樣子?記者走進宋崗鄉曾營村,呈現眼前的是一個嶄新的農村社區,文化廣場、文化大舞臺、標準化衛生室一應俱全,幾十棟氣派的兩層小樓成為村民的新居所。
走進曾營村扶貧車間欣源制衣公司,200多位女工在流水線上繁忙工作,她們多數是本鄉本土的留守主婦。企業負責人介紹,扶貧車間的建立,不僅吸納了本鄉留守婦女在此就業,還吸引了外出務工人員回流工作,部分人員來自息縣、臨泉等周邊縣區。員工收入低的也在2000元以上,高的在5000元以上,企業僅月工資支出一項就在60萬元以上。
宋崗鄉黨委書記石亮對記者說,鄉里9個貧困村均建有扶貧車間,全部入駐有企業,產品有服裝、手提袋、汽車內飾、戶外休閑用品等多個種類,吸納了近800人在企業就業。而全縣建設的扶貧車間有163座,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為推動農業產業化,進一步提高農業效益,宋崗鄉加快了土地流轉,發展規模化藥材、蔬菜等高效農作物種植,現在全鄉貧困村已全部脫貧。
走進新蔡縣陳店鄉,一個占地500畝的瓜蔞藥材種植園區讓人眼界大開。棚架生長縱橫交織的瓜蔞藤蔓形成一個壯觀的植物世界,一望無際,遮天蔽日。棚架之下,一個個小西瓜似的瓜蔞密密麻麻,金黃誘人,形成一道奇麗的風景,讓人嘆為觀止。陳店鄉黨委書記陶玉麗向記者介紹,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化是基礎,該鄉以此藥材種植園為基礎,已規劃出規模3000畝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發展藥材、苗木等特色種植、鹿龜養殖,真正把土地打造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第一車間”。農業產業化推動了農村土地流轉,農民參與流轉土地和產業園區務工,有了雙重收入。
走進磚店鎮的未來農業生態園,黃樓鎮的杭白菊種植基地,孫召鎮的供港蔬菜基地,龍口鎮的蓮藕種植基地,櫟城鄉的冬桃種植基地,記者無不感受到農業產業化蓬勃興起的熱潮。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新蔡縣以產業扶貧為基礎,實施了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光伏扶貧、車間扶貧“五個應扶盡扶”, 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全縣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3853個,培植農業產業基地350個,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帶動貧困戶4萬多戶14萬多人次,人均年增收1300元以上。2017年,新蔡縣貧困人口實現人均純收入5000多元。在廣開增收渠道的同時,新蔡縣對貧困戶實施了醫療、教育、住房和特殊救助四大保障,確保貧困家庭看得起病、上得起學、住房安全,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為改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滯后,新蔡縣兩年投入資金近18億元,用于實施鄉村道路建設、安全飲水工程、電網升級工程和公共服務工程。修建鄉村道路1800多公里,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新建文化廣場165個、文化活動室150個、村衛生室56個;實現了安全飲水、通動力電、通班車、電視、網絡全覆蓋。
貧困促奮發,實干創奇跡;同是一方土,舊貌換新顏。經過新蔡縣干部群眾三年多的苦干實干,全縣128個貧困村、30004戶實現貧困退出,全縣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88%,新蔡縣一舉甩掉了貧困的帽子,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蒸蒸日上。
氣勢恢宏風景如畫 生態水城強勁崛起
昔日“洪水招待所”,今日大美生態城。城市帶動、城鄉一體,伴隨著脫貧攻堅的堅實步伐,新蔡縣城在短短的二三年內演繹了精彩蝶變,成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湖光水韻,美不勝收。
高標準規劃拉大城市發展框架,奠定城市發展格局,全力打造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宜居宜業生態水城。以“東控、西進、南延、北接擁水建設”為發展方向,以提升老城區、鞏固行政區、力推新城區為基本思路,形成“一城、兩軸、三河、四門戶、五湖、六區”的發展定位和發展格局。一城即定位于豫東南新興區域中心城市,兩軸即以人民路和今是大道為兩大支撐發展軸,三河即汝河、黍河、小洪河,擁水建城;四門戶即大廣高速出入口、新陽高速孫召出入口、新陽高速櫟城出入口、106國道西北東南四個出入門戶;五湖即東湖、北湖、西湖、南湖和月亮灣湖五大湖景城市景觀公園;六區即老城區、行政新區、商務中心區、西湖新城區、工業新城區和問津教育園區六大集中發展區域;遠景城市規劃面積129平方公里,人口65萬。
大項目建設推動城市快速成長。大規劃實施大項目,大項目推動大建設。2017年至今,新蔡縣 圍繞“一路一循環”“兩軸四門戶”“一庫一聯通” 實施了十大城市建設項目,構建大格局的生態水城。所謂“一路一循環”,就是打通人民路西接大廣高速,建設西環、南環、北環、東環循環繞城快速通道。所謂“兩軸四門戶”,就是構建人民路、今是大道東西南北兩大發展軸心,形成西進、南延、北接的城市增長極;充分發揮新蔡縣城緊鄰大廣高速、新陽高速的區位優勢,新建大廣高速新蔡西站,改建新陽高速孫召出入口,使新蔡縣的出入門戶增加到四個,讓新蔡縣的出入更加暢通高效。“一路一循環”“兩軸四門戶”工程總投資40多億元,新修道路總長50多公里,該項目的實施迅速拉大了新蔡縣城市框架,把新蔡縣城區面積擴大20平方公里以上。
花開日暖鳥鳴幽,三月醉人新蔡州;何處堪夸風景好,四圍碧水繞城流。新蔡縣水資源得天獨厚,如何因勢利導,化水害為水利,讓城與水有機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蔡縣科學謀劃,實施了“一庫一聯通”城區水系聯通工程,傾力打造出“五湖聯通碧水環繞”生態水城。
水系聯通工程頗為浩繁,涉及新蔡城區汝河以北、西外環以東、小洪河以南以西廣闊區域,囊括古呂街道辦事處、今是街道辦事處、月亮灣街道辦事處和河塢鄉部分及關津鄉部分,土地面積92平方公里,對該區域河湖水系及上下游相關水系進行規劃、治理,引汝河水進入新蔡縣城及黍河。涉及河道工程、泵站工程、閘壩工程、橋涵工程、截污工程、輸水管道工程、新建水庫工程和區域景觀工程等多種項目,總投資30億元。目前,主體工程大頭落地,工程建成后可把城區除澇標準提高到10年一遇,相應農田除澇標準提高到5年一遇,新增灌溉農田40000多畝,營造出“河湖相連、城水相依、人水和諧”的大美境界。
格局宏闊,道路暢通;景觀處處,園林優美;花草林蔭,湖光水韻。新蔡縣一舉創建成了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宜居宜業的生態水城,向世人展現出大美新蔡的無限魅力。
產業興旺事業發展 百姓幸福安居樂業
城市建設跨越發展,生態水城、大美新蔡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投資興業的熱土。花花牛、愛民藥業、碧桂園、建業集團,一大批著名大企業落戶新蔡扎根發展,一笑堂二期、奧田電器、三聯門業等18個新建項目快速推進,華英集團強力入駐,愛民藥業、潤南漆業榮獲河南省“品牌百強”榮譽稱號。產城融合、以產興城,組團發展、集約經營,一個以食品、醫藥、紡織服裝等工業為主導兼具休閑服務的豫東南皖西北新興區域中心城市芳容初現。
以民為本,利惠民生。新蔡縣著力發展民生事業,不斷提升群眾居住生活條件和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城市棚戶區改造,和諧拆遷、讓利于民,讓普通市民住有安居,在西湖新城良好位置建設萬戶安置區。開工建設群眾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體育中心等綜合性公共文化設施,逐步構建“15分鐘健身圈”、“10分鐘生活圈”;啟動實施問津教育園區內一高新校區等項目,開工建設東方雙語、明英高中等民辦學校,城區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新建新區醫院項目,與省人民醫院開展合作成立“河南省人民醫院豫東南分院”并投入運營,開工建設同安醫院、中醫院等醫療項目,極大提升了全縣醫療水平。
脫貧攻堅率先摘帽,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產業興旺事業繁榮,安居樂業民生幸福。新蔡縣實現了高質量的趕超發展跨越發展,成為貧困縣區的“脫貧先鋒”“發展標兵”。2017年,全縣新增城鎮就業8000多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000多人,成為國家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縣。全年民生支出43億多元,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新蔡人民正氣勢豪邁地開創全面小康幸福生活!
海霞、阿丘應邀主持助力新蔡縣脫貧大決戰節目。
大美新蔡,秀麗田園。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