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駐馬店師范學校到駐馬店市第二高級中學的蝶變之路
摘要:風雨兼程四十年——從駐馬店師范學校到駐馬店市第二高級中學的蝶變之路記者 代廷偉 通訊員 王煒 文/圖駐馬店師范學校(以下簡稱駐師)創建于1972年。文革時期處于
風雨兼程四十年
——從駐馬店師范學校到駐馬店市第二高級中學的蝶變之路
記者 代廷偉 通訊員 王煒 文/圖
駐馬店師范學校(以下簡稱駐師)創建于1972年。文革時期處于草創階段,受當時大環境影響,學校發展極不穩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走上坦途,學校發展也逐步走向正規,為駐馬店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2002年,按照國家三級師范向兩級師范的過渡意見,學校改制為駐馬店市第二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市二高),培養目標從職業教育變為基礎教育。16年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方向,銳意進取,順利實現了轉型,堅持特色辦學,逐漸步入了規范管理、質量興校的新征程,為國家發展培養了大批合格的公民,為高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從駐師到市二高的四十年,該校見證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適應了社會轉型的需要,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駐馬店師范學校
創建與發展階段(1972年~2001年)
1972年,駐馬店地區革委會決定,在占地60余畝的某部“五七”干校舊址上新建一所師范學校。經過緊張籌備,于
1977年,原中共駐馬店地委組織部任命夏洪橋任駐師校長。1978年,駐師重建臨時黨總支委員會,夏洪橋為總支書記。1980年,學校招收大專班數學、物理、化學、英語4個專業246人,中專英語班46人,中專部改為普通師范班,仍對高中畢業生和民辦教師招生,學制兩年,普通中師9個班共計450人。1979年12月,根據原駐馬店地區教育局批復,建立駐師附屬小學,張明然任副校長主持工作,該校有了固定的教育科研和實踐基地。1981年,大專班從學校分出,與原駐馬店教師進修學院合并,但名義上仍隸屬于駐師,直至1984年5月駐馬店師專建立,駐師才正式取消了大專班,中專招生也在1981年由分專業招生改為不分專業的普師班。這一時期,學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走上正軌,基礎設施基本齊全,規章制度初步建立,教師隊伍逐漸壯大。
1984年,原駐馬店地委任命游澤浚為駐師校長。同年,學校招生對象由高中生和民辦教師改為初中畢業生,學制改為3年,規模確定為24個教學班,在校生有1200名。學校確立了“面向農村、面向小學、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加強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1985年,學校召開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逐步形成民主治校、科學管理的良好氛圍。1987年,學校被命名為全省推廣普通話達標學校。1988年,擴建校園至26.64畝,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1989年,實施《三年制中師教學方案》后,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同時,建立德育基地,深入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1990年5月,游澤浚出任駐馬店商業學校黨委書記兼校長,該校黨委書記郭升國主持學校黨政工作,同年12月,李管成任駐師校長、黨委副書記,同年學校被評為全省電化教育先進學校。1991年,駐師成為全省第一批辦學條件標準化中師。1992年至1993年,該校先后被評為全省師范教育先進單位、管理先進單位、地級文明單位。1996年3月,原駐馬店地委任命李建華為該校校長、黨委副書記,李管成任名譽校長。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發展,駐師不斷朝著現代化教育方向挺進,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德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文明、創新”的良好校風。在1999年11月全國中師德育工作會議上,駐師介紹了本校的德育工作經驗。同年,校團委被團中央確定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教育教學深化改革,強化質量。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加強常規教學的同時,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科研成果碩果累累,僅1997年至1999年,就有250多篇論文發表,有30多部論著出版,獲獎近百項。學校順利完成省“九五”教育科研課題《中師素質教育教學模式實驗研究》。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再上臺階。1999年,學校再擴校園至28.34畝。2000年,建筑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新教學大樓于當年暑期開學時正式投入使用,辦學條件向現代化闊步邁進了一大步。
春華秋實,自1976年第一屆學生畢業至2002年,駐師共培養合格畢業生13000余人,加上軍干班、職業班學生,共有15000多人,遍及天中大地,為駐馬店教育事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時期從駐師走出來的校友,既有史香林、楊長春、潘則林這樣的專家學者,也有郭叢斌、王學杰、王新生等這樣的領導干部。駐師的輝煌成就得到了全社會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1998年,學校被命名為省級文明學校,1999年元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1999年11月,通過全省中師辦學水平評估,被評為優秀學校,此后又被評為全省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普通話校園語言示范單位和中師教育先進集體。
駐馬店市第二高級中學
改制與蝶變階段(2002年~2018年)
2001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轉省教育廳《關于我省師范院校布局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通知》提出,根據教育部《關于師范院校布局結構調整的幾點意見》,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師范院校布局結構調整工作;到2003年,基本實現由三級師范向兩級師范過渡。
中等師范改辦普通高中,學校主要任務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校生規模急劇增長,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在教室、宿舍、餐廳等基礎設施沒有較大改善的情況下,在校學生數量由1200名迅速增加到3600名,教職工人數從200人增加到300人。中等師范管理模式要轉變為普通高中管理模式,中師教師要重新學習,以適應普通高中的教學。改制后的幾年,他們積極向兄弟學校學習,結合自身情況,不斷嘗試、探索適應自身實際的管理模式,如年級組負責制、備課組制度、組建體音美教學工作部等,引進了一批具有高中教學豐富經驗的教師,在中層干部使用上向引進的骨干教師傾斜,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校發展,保證了學校改制后平穩順利運行。
改制后的一個時期內,由于辦普通高中的經驗不足,經費困難,基礎設施落后,生源基礎薄弱,學校曾面臨較為嚴峻的局面。招生困難,新生規模始終在1200人左右徘徊,生源質量低下;部分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學生流失率超過25%;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升學率較低;教育教學設備、教室、寢室、學生體育活動場地等基礎設施陳舊且嚴重不足;教職工創業進取的勁頭不足。
2009年9月,上級決定,智濟敏出任黨委副書記、校長。此后,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在廣泛征求教職工意見、摸清學校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學校明確了“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方針和“規范+特色”的辦學思路。“以學生為本”是“以人為本”在學校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其內涵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終身發展。“規范”就是建立一套嚴謹求實、科學高效、充滿生機的管理模式,激發教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特色”是指發揮原中師的師資、經驗優勢,根據學生實際和社會需求,在全面抓好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加突出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辦出學校特色。
頂層設計要落到實處,制度必須科學、具有可操作性。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校黨委帶領全校師生銳意進取、同心協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努力實現既定目標。強化體音美特長教育,突出辦學特色。對普通班學生采取“文化+特長”的培養方式,鼓勵學生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自主選擇體育藝術其中一科學習,發掘他們的體育藝術潛力。設立體育藝術特色實驗班,采取“素質+特長”的培養方式,從高一開始,專門開設體育、音樂、美術專業課程,選派教學骨干擔任體育藝術特色實驗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在優化文化課教學內容的同時,使學生文化課與專業課平衡發展,以期實現學生高考文化分與專業考試分“雙過線”。另外,建立校級、班級籃球隊、足球隊、舞蹈隊、歌詠隊等特色團隊,組織校內足球、籃球聯賽,舉行音樂美術實驗班畢業匯報活動等,普及體育藝術教育,營造濃厚的體育藝術文化氛圍。
堅持以人為本,嚴格學校管理,做到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健全了管理制度,實行例會制度,修訂完善了《教學工作規范》、《教研工作規范》、《班主任量化評價方案》、《學生管理規定》、《校務公開實施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并狠抓落實,嚴肅了工作紀律。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實行學校選聘科室負責人、科室負責人聘本部門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與科室負責人雙向選擇的做法;教學崗位實行學校選聘班主任、班主任選聘任課教師、任課教師與班主任雙向選擇的用人新做法。人事制度改革突出了中層干部在日常管理和班主任在教育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優化了學校崗位結構,使學校工作的重心真正向教育教學一線傾斜。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充分發揮教研對教學的帶動和提升作用。每星期一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集中教研,從星期二到星期五,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同時,通過組織優質課比賽、觀摩課活動、說課活動、論文交流會、教科研課題申報等,以及選派教師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優質課比賽、教學技能大賽,組織教師到衡水高中、宜川高中、鄲城高中實地考察聽課等,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推動教科研成果最大程度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實施系列工程,落實有效舉措。實施包括“黨員篇”、“班主任篇”、“教學篇”、“未成年人篇”、“服務育人篇”5個子系列的系列講堂工程。學講結合,搭建起師生學習交流的新載體,在師生中營造“勤于專研、精于思考、樂于分享”的良好氛圍。從2013年開始,堅持實施每年一屆的青藍結對工程,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一對一的“傳、幫、帶”對子,兩人在師德師風、教育教學、教科研和班級管理等方面互幫互學、共同進步,至今有超過半數的教師參與其中。實施“師德師風”工程。以全市教育系統開展“師德教育年”和師德師風專項整治活動為契機,通過每年評選表彰一批本校的“師德師風標兵”、“班主任標兵”、“教學標兵”,大力加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涌現的佼佼者如語文教師溫昕,當選為2015年度“駐馬店好人”。實施立德樹人工程。做到對每一個學生不拋棄不放棄,從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入手,從學做人抓起,帶動其學業不斷進步,使不少原來自暴自棄、被家長放棄的學生養成了較好的品行和學習習慣,學生圓了大學夢,家庭找回了希望,社會多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實施生源提質工程。學校班子成員帶領中層干部到中心城區和周邊鄉鎮初中進行多輪招生宣傳,和初中畢業生面對面交流,介紹該校辦學特色,吸引優質生源。實施控輟保學工程,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服務學生的管理水平。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優化重組教學內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每一節課都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推進實施導學案課堂教學模式,把時間和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實施以上系列工程,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促進了校風、教風、學風明顯好轉。
該校的改革發展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教體局的充分肯定,市委書記陳星、副市長馮玉梅、市教體局主要領導等多次到學校考察指導工作,對學校改革發展給予了悉心指導。改制16年來,依靠各級黨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支持,經過全校師生不懈努力,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師資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當前,學校由“特色辦學、穩中求進”進入“規范管理、質量興校”的發展階段。2010年以來,學校相繼獲得河南省文明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駐馬店市“五一勞動獎狀”、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等榮譽,智濟敏、趙秋云、梁碧松、馮彩霞、單春麗、李金花、華錦霞、冀麗、劉清魁等一大批教職工獲得河南省“教學標兵”、“三八紅旗手”、“骨干教師”、駐馬店市“五一勞動獎章”、“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
新生錄取分數線逐年提升,縮小了與本市優質高中之間的差距,每年級招生人數穩定在2000人的規模,實現了提高新生質量、確保新生數量的目標。學生流失率下降,在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精神面貌有了新的提升。教職工隊伍穩定,干事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從2002年至今,向各級各類高等學校培養輸送了超過20000余名優秀畢業生。學校聲譽不斷提升,2006年,學校創建為市級示范性高中。2014年,學校成為河南省首批學科特色普通高中試點學校,2017年順利通過省教育廳特色辦學試點評估。體育藝術辦學特色進一步凸顯,2013年以來,體育藝術類考生占全部畢業生的三分之一,進入本科線人數從占總進線人數的不足30%提高到50%以上。學校已經成為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黃淮學院優秀生源學校和教育實習基地,一批批畢業生如方博、毛羽豐、王努等獲得了博士學位,他們遍布海內外。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時代。市二高將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進一步構建科學的特色學科課程體系和完善的培養模式,加大特色辦學投入力度,全面優化辦學品質,努力把學校辦成在豫南有廣泛影響的、具有鮮明體育藝術教育特色的普通高中。
2002年,駐馬店市第二高級中學正式揭牌。(資料圖片)
團結奮進的校領導班子。
每周一的升旗儀式。
紅歌獻給黨。
足球社團表演賽。
新生軍訓。
美術特長生。
藝術樓。
師帶徒。
團結拼搏。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