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很呆萌?它們在飼養員眼中其實是這樣的……
摘要: 一提起大熊貓,大概所有人想到的是它們呆萌可愛的形象。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4日電(記者 宋宇晟)一提起大熊貓,大概所有人想到的是它們呆萌可愛的形象。但這些“萌物”真實的生活狀態如何?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日前獨家專訪了北京動物園的大熊貓飼養員馬濤,他眼中的大熊貓和你看到的會有什么不同?
北京動物園內的大熊貓。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大熊貓的生活狀態太簡單了
“一早八點就要喂竹子;大概十點半還要加一餐;下午主要根據大熊貓睡醒的時間,再加一餐竹子;晚上臨下班前,還要準備竹子,作為它們過夜的飼料。”
馬濤一天的工作基本被“準備竹子”穿連了起來。
不過喂大熊貓可不是把竹子扔進去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控制這些“萌物”的飲食節奏。
馬濤告訴記者,成年熊貓基本的作息是“吃飽了就睡”,“雖然有時候也有活動,相對休息時間比較長”。更可怕的是,它們不怕長胖……
在他看來,如果不控制大熊貓每天的進食節奏,估計游客來就只能看到睡著的熊貓。
“所以我們要分開投喂時間,少喂多餐。如果一次喂飽了,它吃完了就睡。”馬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只成年熊貓每天就要喂七八十斤的竹子。當然這只是投喂的重量,但竹竿部分不一定會全部吃掉。這樣算下來,一只成年熊貓的每天的進食量也要有二三十斤。
北京動物園的熊貓館動物飼料日糧表。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加餐有講究
你以為這些就是大熊貓一天全部的食物嗎?當然不是,它們還有加餐。
相比作為“主食”的竹子而言,加餐更需要精心準備。
記者在探訪北京動物園熊貓館時看到了這樣一張熊貓館動物飼料日糧表。上面不僅有蘋果、胡蘿卜這些水果蔬菜,還有牛肉、雞蛋、窩頭、膨化料。
這其實相當于大熊貓的零食,而且制作相當講究。
以窩頭為例,其中混合了有玉米面、豆面、大米面,還有雞蛋、糖、鹽。馬濤說,窩頭里還會添加一些維生素,以及按一定比例添加植物油。
此外,像雞蛋、牛肉這類食材,還會成為給熊貓喝的粥中的一部分。飼養員會在大米、小米混合的粥中加入牛肉粒、紅糖和雞蛋。
馬濤告訴記者,熊貓可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只吃竹子、竹筍,它們也需要補充動物蛋白。“即使是野生的大熊貓,也會通過掏鳥蛋、捉竹鼠來給自己加餐。”
值得一提的是,每只熊貓都會有自己定制的加餐。馬濤說,“有的熊貓吃了蘋果不適應,我們就不給它喂蘋果。這都是根據貓狀況具體制定的。”
馬濤訓練大熊貓做出采血的動作。中新網記者 劉超 攝
飼養員的特殊工作
當然,飼養員的工作還不只要管大熊貓的吃,還有不少“特殊工作”。
其中比較基礎的應該算是“認熊貓”。北京動物園目前有17只熊貓,除了在四川進行繁育的適齡熊貓外,還有8只在北京。
用馬濤的話說,做飼養員先要認出熊貓。“分不出來飼養工作怎么做啊?”
雖然游客看熊貓大概都是一個模樣,但飼養員接觸時間長、距離近,可以認出每只熊貓。“有的體型比較大,有的比較小,公熊貓和母熊貓體型也不太一樣,有的胖點有的瘦點,有的臉圓一點,有的臉尖一點。還是能區別出來。”馬濤說。
此外,為了能讓熊貓定期順利地完成體檢項目,飼養員每天都要訓練大熊貓。
以采血為例,每次采血時大熊貓都要在無麻醉狀態下,這就要求飼養員通過訓練讓動物習慣采血的動作——乖乖坐下伸出一只爪子。
但這樣的訓練并不簡單。馬濤說,這樣一整套動作要拆解訓練,“你先得能把它叫過來,然后讓它坐下、伸出爪子”。
即便是已經訓練成功,飼養員還是會每天讓大熊貓鞏固這樣的動作。
大熊貓正在吃竹子。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呆萌?飼養員的真實感受是……
現在,你應該對熊貓飼養員的工作有了簡單了解。
事實上,從1989年進園一直到現在,馬濤每天都要完成這一套工作流程。和大熊貓接觸久了,在這些飼養員看來,熊貓可不只是種“萌物”。
“熊貓給人外表看起來比較呆萌,但其實很多人被它的外表蒙蔽了。北京動物園一共有27種兇猛動物,熊貓是其中一種,和獅子老虎算一類的。”
因此和熊貓相處還是有危險的。在網絡上,熊貓抱著飼養員大腿的視頻曾萌翻一眾網友。而這馬濤看來,這種動作其實很可能讓飼養員受傷。
“它抱著你沒準就咬一口。即便穿著皮靴,咬完以后,腿上都是一大片淤青,好幾天才能下去。你別看它就那么小的牙,真咬你很疼。”
“為什么我們規定熊貓一歲左右時就要和飼養員分開、按成年熊貓對待?它那時正處于活潑期,就跟孩子一樣,正是能跑能折騰的時候,人根本弄不動它。它力氣也比人大,非常靈活,一低頭一翻身,一個滾出去,你弄不住它。”
此外,照顧年幼和年長的熊貓更需要耐心。用馬濤的話說,就是“比養小孩都麻煩”。
“幼年熊貓如果是人工育幼,它兩個小時就要喝一次奶。每次它喝的奶,都要調到合適的溫度,喂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能嗆著。它喝完了,你還得清洗消毒,人閑不住的。定時還要處理排便、稱體重、量體征,身體每天的變化,都要詳細記錄。”
飼養員給大熊貓熬的粥。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看了這么多,你也想要喂熊貓?
以馬濤的經驗而言,飼養大熊貓就是要膽大心細。
“動物不會說話,完全要靠飼養員平時去觀察它,才能知道它的這種行為是想要干什么。所以飼養員要有愛心、工作時精心,還得有耐心。”
“通過你平時跟動物的接觸,讓它熟悉你,你對它也是一個熟悉。你能通過它的一些反應,感覺出來這個貓現在是什么狀態,是警惕、害怕,還是像老朋友、熟人那樣,完全放下警惕性。要讀懂它的語言。”他說。
此外,像不怕臟、不拍累、能吃苦這些品質都是一個熊貓飼養員必備的。
最后,如果你真的想每天和熊貓為伴,最好能掌握與動物有關的知識,如果你學過獸醫、養殖、畜牧、營養等專業,還會被優先考慮。
馬濤說,自己和大熊貓待了將近三十年,和它們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和家人相處的時間。自己其實已經把它們當成朋友了。(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