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機構密集調研155家公司 電子等行業最受關注
摘要:剛剛過去的11月份,A股市場整體繼續呈現震蕩磨底態勢,滬深兩市走勢出現分化,在此背景下,近期機構也紛紛加快了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的腳步,有望從紛繁復雜的市場行情中為投
剛剛過去的11月份,A股市場整體繼續呈現震蕩磨底態勢,滬深兩市走勢出現分化,在此背景下,近期機構也紛紛加快了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的腳步,有望從紛繁復雜的市場行情中為投資者指出一條相對明晰的路徑。《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個月內共有421家上市公司受到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保險公司、海外機構等在內的各類機構調研,其中更有155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調研機構家數達到10家及以上,彰顯出機構調研熱情的高漲。
具體來看,兆易創新(218家)、萬達電影(210家)、云南白藥(147家)、立訊精密(117家)等4家公司11月份均受到100家以上機構調研,包括邁瑞醫療(90家)、海康威視(86家)、怡亞通(86家)、華宇軟件(85家)、洋河股份(78家)等在內的14家公司期間接待機構調研家數也均超過50家,此外,還有合力泰(48家)、宏大爆破(45家)、新宙邦(45家)、超圖軟件(44家)、東方雨虹(44家)等在內的137家公司11月份接待機構調研家數也均達到或超過10家。
市場表現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上述155只受到機構密集調研的個股,共有115只個股11月份股價累計實現上漲,占比超過七成,*ST凡谷(49.43%)、盈趣科技(38.57%)、博思軟件(36.05%)、捷佳偉創(30.74%)等4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顯著居前,均達到30%以上,天順風能(29.59%)、凱撒文化(26.22%)、中光防雷(25.70%)、金風科技(25.37%)、長青集團(25.19%)、吉比特(24.65%)、英維克(24.31%)、 天賜材料(21.99%)、當升科技(20.60%)等9只個股緊隨其后,期間也均累計漲逾20%,此外,包括九洲藥業(19.44%)、三花智控(17.70%)、開立醫療(16.62%)、豪邁科技(16.43%)、 大華股份(15.90%)等在內的33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過10%。
資金面上,上述155只個股中,有49只個股11月份累計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其中,海康威視(95604.07萬元)、邁瑞醫療(57648.07萬元)、凱撒文化(28745.41萬元)、金風科技(26378.64萬元)、美的集團(21360.27萬元)、晶盛機電(15568.91萬元)、泰和新材(10594.59萬元)、芒果超媒(10535.31萬元)等8只個股期間均累計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合計吸金26.64億元。
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155家公司中,有82家公司已率先披露了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的公司達到73家,占比接近九成,卓翼科技(241.62%)、滬電股份(204.64%)、 歐菲科技(150.00%)、道明光學(140.00%)、杭氧股份(132.88%)、高德紅外(120.00%)等6家公司2018年全年凈利潤均有望實現同比翻番,包括蘇寧易購(90.00%)、嶺南股份(85.00%)、千方科技(82.57%)、浙商中拓(80.00%)、長青集團(80.00%)等在內的25家公司也均預計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
從行業分布來看,上述受到機構密集調研的公司集中分布于電子、醫藥生物、化工等三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均超過15只,分別為26只、18只、16只。
對于電子行業后市布局策略,安信證券指出,電子行業最核心的價值,是實現滿足“需求”的“創新”,這亦是驅動企業跨周期發展的原始動力。國內電子產業結構調整加速,生產和融資環境不斷完善,全球產能轉移和進口替代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自主可控+市場競爭將伴隨作為硬件核心的電子行業實現高速發展,建議關注以下細分領域的相關標的,半導體:揚杰科技、圣邦股份、北方華創、兆易創新、中環股份、韋爾股份;PCB、FPC:景旺電子、滬電股份、深南電路、東山精密;LED:洲明科技、國星光電、利亞德;5G電子產業鏈:立訊精密、順絡電子。(見習記者 王 珂)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證券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