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讀書
摘要:趙新安說起我的讀書先要從我的父親說起。我的父親出生在汝南縣城一個貧困家庭,小時候上了幾天公學,因為買不起校服被迫退學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父親是家里的老大,12歲
趙新安
說起我的讀書先要從我的父親說起。
我的父親出生在汝南縣城一個貧困家庭,小時候上了幾天公學,因為買不起校服被迫退學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父親是家里的老大,12歲就擔負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沒有錢也沒有時間上學了。經歷生活的磨難,意識到沒文化、沒技術干不成事情,父親就大膽地叩開私塾先生的家門,怯懦地問能不能用三斗麥子換得下午半晌課的旁聽,仁厚的先生答應了。就這樣,每天下午收工后父親趕緊跑去私塾聽課,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解放后,父親參加了縣政府組織的建筑工程隊,要看圖紙、計算施工量,這對于上了幾個月私塾的父親來說真是困難重重。于是,父親買了一本《新華字典》跑到縣工會尋求幫助。一個熱心的女干部被父親的好學精神所打動,便利用業余時間幫助父親學文化。每天晚上,就著昏暗的煤油燈,父親邊看工作資料邊查字典,日積月累,硬是啃下了建筑方面的專業知識。長期的工作實踐加上好學和勤奮,父親很快成了建筑方面的“土專家”,文革中一位下放勞動的清華畢業的工程師都很佩服父親的工作能力。由于工作能力突出,1965年信陽分專區時父親被調到駐馬店地區工作,參與了駐馬店地區大部分重點項目的建設,電廠、紗廠、水泥廠還有眾多樓房、廠房的鋼筋水泥中都凝聚了父親的汗水和心血。那時候,評職稱的辦法是能夠說出來、干出來就行(因為很多工人沒有上過學,不識字,寫不出來)。父親30多歲時,就被評上了當時駐馬店地區工人系列最高級別的六級工。父親的人生哲理是靠自己的雙手、憑自己的汗水掙錢吃飯,對工作一絲不茍,做人剛正不阿、寧折不彎。他看不慣那些工作不好好干只會溜須拍馬的人,更看不起那些華而不實沒有真才實學又狐假虎威的人。父親的學習、工作、做人風格也深深孕育了我的成長。
父親求學的艱辛讓他下決心全力供養我們讀書。他對我們說:“你們只管好好學習,不要操心錢的事。”說著容易,做起來難。父親一個人的工資每月要給爺爺奶奶寄去生活費和供給他的兩個弟弟上學,還要供養我們8口之家的生活,但是生活的困難并沒有壓垮父親的腰板。我們兄弟姐妹幾個也算爭氣,每個假期我們拿回家的“三好學生”獎狀是他最大的慰藉。父親鼓勵我們多讀課外書,給我們買過《第二次握手》《說唐演義》等小說,還給我們訂過當時剛出版最貴的雜志《十月》《當代》。我們也養成了買書、看書的習慣,兜里有了零花錢舍不得買冰棍,也要去街邊的書畫攤租幾本小人書看看。《雞毛信》《岳飛傳》《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至今難忘。沒有錢買更多的書,凡是有機會能看到的書都是如饑似渴一氣看完,真的有清代袁枚在“黃生借書說”中描繪的看書難的感受。中學時,看過一本記述民族資本家盧作孚的小說。他的民生公司抵制美英洋船和抗戰時為國民政府宜昌大撤退不惜血本、解放后把公司無償交給國家的壯舉,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實業報國的思想促使我上大學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企業管理專業。隨著國家的發展和家庭條件的改善,讀書的環境也寬松了,除功課外,名人傳記、四書五經、中外名著等都成了我如饑似渴的饕餮大餐,特別是儒家文化倡導的修身、治國理念慢慢培養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
大學畢業后,進入駐馬店財政局工作。參加工作以后,刻苦學習業務知識,先后考取了高級會計師、高級經濟師、注冊會計師等資格,兢兢業業工作,努力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成為行家里手。工作上履職盡責,對事不對人,踐行著父親靠雙手用汗水掙錢吃飯、干干凈凈做事的家風。《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本讓我難忘的書,忠于職守、不畏艱辛、自動自發、履行承諾的敬業精神,永遠貫穿我的職業生涯。或許是聽說過社會上對“有權有勢”部門的冷言冷語,進入財政局工作伊始,父親就警告我不該拿的堅決不能拿、不該占的便宜堅決不能貪。因此,我在工作、交友上謹小慎微,做人以古代先賢、名人大家為榜樣,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努力做到勤勉、忠厚、廉潔、清正,像父親那樣清清白白做人。《論語》的忠恕、《道德經》的不爭、唐詩宋詞的清雅、文天祥式人物的風骨,都浸潤在我做人、做事的一言一行中。像《厚黑學》描寫陰險狡詐、勾心斗角的書卻總是看不進去,因為沒有讀過書的母親總是給我們傳輸最樸素的做人道理:做人要老實厚道、不能投機取巧做虧心事。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年逾半百。讀書、工作、生活,整天忙忙碌碌而又平平淡淡。少年的雄心壯志就像平靜的溪流在不知不覺中溜走,對比前人,只剩下“可憐白發生”了。能夠自我安慰的就是沒有做過對不起別人、對不起俸祿、對不起內心秉性的事情。我歷經了財政局三個“重要的支出科室”,從辦事員到科長,感覺到的不只是權與利,更多的是責任與壓力。每次周末回家,母親還經常叮嚀我們為人處世要走正道、不能做壞事,不能白念了那么多年的書。父親也說供你們念書的目的不是指望你們飛黃騰達,只是希望你們學會堂堂正正做人。
為人處世單純一點兒,心不累身也不累。前一段,從單位圖書室借閱了《哲學的慰藉》《道德經的智慧》,又看了《蘇東坡傳》《論語新知》等,學習了《政府會計制度》,完成了今年的注冊會計師網上繼續教育。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活法。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覺得一個人、一本書,清清靜靜度過閑暇時光也是一種享受。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