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開出“長壽四樂”方
摘要:鐘南山在認真工作(資料圖)。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以“慢性疾病患者的情緒管理”為主題,做了一次科普講座。他告訴大家,人的自然壽命本應至少100歲,然而
鐘南山在認真工作(資料圖)。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以“慢性疾病患者的情緒管理”為主題,做了一次科普講座。
他告訴大家,人的自然壽命本應至少100歲,然而目前慢性病已經成為“第一殺手”,而健康不僅是指身體,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如何保持良好心境?鐘院士在講座上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秘訣。
人的自然壽命至少百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人平均壽命為76.1歲(男性74.6歲、女性77.6歲),排名全球第53。
“以前覺得五六十歲的人已經很老,現在我看來,五六十歲的人有經驗、有能力,協調能力好,是很好的階段。現在,我們‘80后’都還沒覺得老。”鐘南山開玩笑說,自己現在才“28歲”(實際上他剛過完82周歲生日)。
不過,假如沒有疾病、意外,人的壽命應該是多少?鐘南山說,根據生長期、性成熟期、細胞分裂指數3個不同的方法推算,人的自然壽命應該在100歲以上。
慢性病死亡占85%
什么病對身體健康危害最大呢?鐘南山表示,以心腦血管病、癌癥、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以中國為例,目前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算,高血壓患病人數為2.7億,惡性腫瘤死亡比例從上世紀70年代的10.58%上升到22%,糖尿病發病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1%上升到目前的10%,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10年增長67%。雖然姓“慢”,卻是第一大殺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85%。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僅僅身體健康還算不上健康。“我非常相信一句話: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他舉例:“有時候病人等了兩小時見到我,我還沒開藥,他就覺得好多了,正是因為他感受到有人關心、關愛他。”
鐘南山表示,大量臨床醫學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癥,都和情緒密不可分。緊張、憂慮、煩躁、恐慌、貪求、妒忌、憎恨等情緒,刺激大腦皮層釋放生物活性物質到下丘腦,經過一系列大腦信號傳導,促進腎上腺分泌出皮質類固醇和腎上腺素,長時間思想受刺激,可以導致血壓、膽固醇增高,免疫功能、性欲下降,以及糖尿病、肥胖等疾病。
做人要有四個“樂”
怎么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呢?鐘南山為大家“熬”了一碗營養十足的“院士雞湯”。
鐘南山說,“一個人有追求,這極為重要。不要每天睜開眼睛無所事事,只要有一個追求的目標,一切為實現這個目標努力,那么周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為意了。”
除此之外,鐘南山表示還需要有四“樂”相伴,認為唐朝名醫孫思邈所說的“長樂壽自高”有其道理,心情愉快產生“快樂激素”腦內肽,具有抗炎、止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知足常樂:“做人要有執著的追求,但不要苛求。知足常樂,改變能夠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自得其樂:“癌癥、高血壓、糖尿病最怕這一個字——笑。”
助人為樂:“當你幫助別人解決了困難時,你也會感覺到快樂。比如我們ICU醫生全力以赴、日夜搶救病人后,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他們眼圈都黑黑的,但是眼睛是放著光的,我就知道,這個病人活了。”
苦中求樂:“1971年我下鄉搞科研時,在竹料鎮,過年也不能回家。我就買了點花生、糖,大家在油燈下坐著。我當時就跟大家講,我們現在是這樣,以后會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來。”
(摘自《廣州日報》 伍仞/文)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