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支招:初中生遇叛逆期怎么辦?看看這些例子
摘要: 有些初中的孩子性格叛逆,心思讓家長琢磨不透。這下家長們可犯了愁,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下沙文海實驗學校中學部專職心理老師王睿梁來為你解答。 王老師說,平均每
有些初中的孩子性格叛逆,心思讓家長琢磨不透。這下家長們可犯了愁,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下沙文海實驗學校中學部專職心理老師王睿梁來為你解答。
王老師說,平均每天有1.5個學生走進他的心理輔導辦公室,吐槽自己因學習、家庭或友情等不同因素帶來的困擾。但這中間因為家庭問題帶來的困惑尤其多,王老師為我們講了三個典型的案例。
故事1:學生小A家境一般,爸爸媽媽是打工族,姐姐在一所職高上學。小A成績平平,他向王老師吐槽,每天回到家里,爸媽總是吵架,回家也很晚。只要他和姐姐沒做好事情,就會面臨父母的指責,姐姐會頂撞,而他只會默默忍受,漸漸變得不愿與家里人溝通。小A來到心理活動室問王老師:我要怎么做才能改變我家庭的現狀?
故事2:學生小B找到王老師說自己在學校沒有朋友。小B父母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生下了他,把他送回了鄉下的爺爺奶奶家撫養。到了上學的年紀父母又把他接回身邊。他覺得爸爸媽媽對他不管不顧,媽媽不會做飯給他吃,經常叫外賣。而且只要吃完飯,爸爸和媽媽就會躺在沙發上看手機,不過問小B成績。一到假期,又會把小B送回鄉下老家。
故事3:學生小C家境優越,爸爸媽媽是企業高管,在家時間多。他們經常翻看孩子的手機和日記,尤其是QQ和微信聊天記錄。有時候,當小C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一邊陪著一邊翻看他的手機。
王老師說,上述這些問題是現在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其實父母的一些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的心靈,孩子們反感家長的一些作為,才會變得叛逆。
“這些學生來咨詢室的時候,不僅僅是發泄,他們的內心更有一種渴望,希望自己能改變父母,實際上,通過他們的力量很難。”王老師說。
講完了上述故事,王老師給有這方面困惑的家長們提出了建議:首先,要與孩子們多交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接受的、贊許的,在父母眼中是有價值的;要給孩子營造心理自主性,給他意見自由、隱私自由、決策自由的權利;要理解孩子,在孩子做出不合理的事情或行為時,給出建議性批評;要和孩子做朋友,打成一片,花一些時間去了解他們感興趣的流行話題。(記者 阮飛霞)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