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學:給“青椒”騰出成長空間
摘要: 每月拿著幾千元的薪水,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界租房、工作,工作單位要求你是一名“博士”,要有海外留學經驗,要能發表N多篇SCI論文,最好還有一堆學術頭銜&h
每月拿著幾千元的薪水,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界租房、工作,工作單位要求你是一名“博士”,要有海外留學經驗,要能發表N多篇SCI論文,最好還有一堆學術頭銜……這樣的生活和工作,你會接受嗎?
而這,正是當前很多高校青年教師的真實寫照。拿著不高的薪水,卻有可能要承受“非升即走”的科研、教學工作壓力。“掙得少還不怕,就怕論資排輩,始終當不上副教授、教授。”一名剛剛從高校離職進入外企科研團隊的青年教師告訴記者,“青椒”最缺的是成長空間。
日前,在上海理工大學,記者見到了一些“土博士”。他們沒有海外留學經歷,進校時沒有優青、杰青、青年千人的“帽子”,卻在學校提供的“沃土”中迅速成長。34歲的彭滟通過青椒擂臺賽破格成為上海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的正教授,33歲的王光強通過“思學計劃”在講師職位上拿到了副教授層級的工資,39歲的周新麗評上“滬江學者”直接享受教授待遇……
上海理工大學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長孫躍民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找人事處處長談談有關“青椒”扶持的問題。他分管人事的4年時間里,這所學校40歲以下的“青椒”數量占到所有教師數量的45%左右,“青椒”占比以每年1~2個百分點的速度上升,成為學校教師群體中的中堅力量。
“他們最有活力、創新力,思維活躍,可塑性強。”孫躍民說,如果“青椒”群體過得不好、不開心,那一所學校就沒有生機、沒有活力,同時也“沒有未來”。
一段時間以來,對一名青年教師能否“破格”的判斷依據都來自于各種“帽子”。比如,拿到青年長江、杰青、優青、青年千人的“青椒”可能一下子收到好幾所學校的offer,他們往往可以根據學校制度破格成為教授、副教授。
但孫躍民認為,僅以“帽子”論英雄的做法未免過于單一,“除了學術、論文水平,青年教師還有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社會服務方面的能力,也應該體現。”因此,近年來上海理工出臺了一系列多角度評價青年教師的政策措施。
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青年成長空間夠不夠,二是青年有沒有地方住得舒適、價格適中。
學校相繼出臺了針對35歲以下青年教師的思學計劃,針對工作滿3年首個聘期優秀青年教師的志遠計劃,針對有志去海外進修青年教師的乘風計劃,針對特別優秀青年教師的青椒擂臺賽。
思學計劃的獲得者,可以得到每月增加2000元生活補貼的優待,他的崗位工資可以跟副教授持平;志遠計劃的獲得者,除了拿到各種科研優惠政策外,每月能多拿3000~5000元的補貼;乘風計劃獲得者,可以有為期兩年的海外進修機會,每年拿到20萬元補貼。
如果表現優異,拿到“滬江學者”,那么一名青年教師可以在編制不夠的情況下,“低職高聘”——副教授聘為正教授,享受與正教授同等待遇,名片上直接印上“特聘教授”;待此后編制出現空缺,第一個增補為正教授。
學校人事處副處長楊愛玲告訴記者,滬江學者計劃自2014年實施以來,一共“低職高聘”了25名青年教師,其中14人已轉為正教授。
孫躍民說,學校力爭讓35歲以下“青椒”中的60%都能享受到各種扶持政策。
很多事情,在青年教師心里,真不是錢的事兒。比如在評教授這個問題上,按照相關規定,要副教授滿5年,在教授職位編制有空缺的情況下,一個副教授才有可能評上教授。“滿5、有空缺”缺一不可。
在一些學校,符合“滿5”條件的副教授很多,到了確定誰能當選“教授”的關鍵節點,就要召開一個由學校多個評審委員會共同組成的評議會了。會上,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每個委員支持的人選各不相同,也有“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先等等”的情況存在。大多數情況下,年輕的副教授通過這種方式評上教授的概率并不高。
但在上海理工,年輕人還有一條完全“憑本事說話”的晉升渠道存在。自認為在學術、工程、教學3個領域中任何一個領域很牛的青年教師,都可以報名參加副高青椒擂臺賽。擂臺賽拿獎的青椒,在副高升正高的道路上,可以縮短1~2年時間。
他們不需要有多少篇SCI論文、多少個國家級、市級課題,而只需要有“代表性成果”一個即可。“一篇重要的論文,就可以上來打擂臺。”孫躍民介紹,選擇打擂臺的老師多數都是不戴“帽子”的,但往往他們贏了擂臺賽后,“帽子”也跟過來了。比如今年通過擂臺賽評上正教授的兩名青椒,就在比賽后拿到了國家級基金的課題資助,“有本事,沒帽子,照樣可以破格”。
上海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的教授彭滟今年34歲,她在2016年時就通過擂臺賽破格成為了正教授。“我屬于‘土博士’,但這并不代表我比海歸差。”彭滟告訴記者,在上理工,大家都“憑本事說話”。這也是為什么她在獲得很多獎項、課題后,拒絕不少學校拋來邀約枝而要留在上理工的最主要原因,“不是錢的事兒,也不是說上理工完全沒有缺點,而是這里能讓你找到認可和存在感。”
記者注意到,彭滟所在的太赫茲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6歲,卻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太赫茲研究室。此外,上理工的食品研究團隊也全球排名靠前,平均年齡37歲。
孫躍民特別提到青年教師“引育并舉”的工作思路,“著眼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成長,不能為了個別牛人,放棄大多數想干事的青年教師。”他大致算了一下,學校總體辦學經費中約有10%的費用用于支持青椒成長的各種計劃、房貼增長等。
青年教師對于這種支持的回報是,很多人在沒有“帽子”的情況下拿到了市級、國家級的各項榮譽,并愿意踏實留在學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