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了,為何還在為考高分刷題
摘要: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多元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新模式,全國各地有不少學校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多元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新模式,全國各地有不少學校都在努力嘗試。錢學森之子、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教授告訴記者,第一個錢學森班于2005年成立,至今錢學森班(院校)在全國的高校、中小學已經有36所,到今年年底前總數會超過40所。
前天,這些學校的校長都來到了杭州,參加第二屆全國錢學森班(院校)工作論壇。這個論壇是由全國錢學森班工作聯盟和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主辦,杭州時代小學承辦,該校在2016年設立了浙江省首個小學錢學森班。
在這論壇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原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張緒培直指中國教育的弊端,幾十年了,為何還在為考高分刷題。他認為,這種題海戰術,就是把孩子的思維往下拉的做法。
張緒培說,現在的教育模式導致兩種現狀,一是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二是高分低能。“啟蒙是教育的本質屬性,通過啟蒙讓孩子讀懂自己,然后才有創造的動力,有幸福的人生。通過教育啟蒙讓孩子知道喜歡什么,能干什么,準備干什么,但中國的家長對公平的理解出了偏差,他們希望把不一樣的人變成一樣的人。”
他說:“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他希望家長引導孩子對學科的專注,而不是對分數的追求。
張緒培舉了兩個例子,上海學生在全球的PISA測試中表現突出,但PISA測試的主辦者根據大數據分析后發現,中國孩子的測試分數很高,負擔卻是其他國家的兩三倍,而且他們對學科沒有感覺;另一個是美國常青藤聯盟在去年做的調查,讀完博士畢業后專業離散度最大的學生群體,來自于中國,他們到美國留學不是去做學問的,而是為了拿一張文憑。
有一件事,給張緒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佛大學數學教授丘成桐,曾接受一群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獎學生提問。問題還沒有提完,丘教授就惱火了,這批學生所提的問題,都是解題技巧層面的,沒有一個數學問題。“教育工作者的本事,是讓學生悟到知識的核心和魅力,創造有深度思維的人才。”張緒培說,這也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讓孩子學習發聲。
他發現我們大量的課是老師嚼爛了給孩子記,方式是訓練孩子的解題熟練度。“只有記憶的學習,只會給孩子留下痛苦。一堂好課必須讓孩子有感悟,進行自我建構。”
他說,很多孩子到了大學就不讀書了,這樣的孩子有作為嗎?只有讓孩子深度學習,提升智慧的質量、動手能力,才能形成結構化的知識,而不是分散的知識點,更不是一道道題目。
早些年,張緒培曾帶著杭州的一群名校長到美國訪問,在一所高中里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學校后面有一個工棚,學生在那里造飛機。
“他們造的是那種可以飛上天的飛機,把我們所有的高中校長給驚呆了。”張緒培回憶說,為了造飛機,學生還成立了4個社團,有資金籌集組、研究動力組和研究外形組,還有一個是法律援助組,因為沒有批準,飛機是不能起飛的,學生要研究美國的法律,通過法律途徑讓飛機上天。
“這個才是真實踐,不是走馬觀花式的。”張緒培說,現在流行steam課程,其實在他的學生時代就有了。“我們那時有少年電工、少年無線電、少年航模,我為什么選擇物理?就是喜歡這些東西。”
他認為,我們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好的環境,首先要給他們一個試錯的環境。“不允許孩子犯錯,他們怎么成長?我們要容忍孩子淘氣,要保護他們的天性。要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事,一味家長包辦,培養出來的是一批啃老族。”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