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半畝棉田”獲豐收 傾聽孩子們的耕織故事
摘要:小學生們在體驗區動手實踐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陳夢謠)“你們可能沒有機會親手種棉花,但是看了我們的書,你就會了解它,愛上它。”“看,這就是我們
小學生們在體驗區動手實踐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陳夢謠)“你們可能沒有機會親手種棉花,但是看了我們的書,你就會了解它,愛上它。”“看,這就是我們的‘半畝棉田’,書中,講述的就是我們的真實故事。”10日,在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舉行的第二屆“半畝棉田”豐收節《播種希望——校園中的半畝棉田》新書發布會上,學生們深情地說。
早在2017年3月,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因地制宜,將校園中的“半畝閑田”賦予一定的教育意義、課程屬性,轉化研發成校園中充滿活力、深受學生喜愛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半畝棉田”。一年多來,同學們親歷勞作,在“耕織文化”的浸潤下,與自然對話、與植物共長、以織染縫繡為樂。2018年11月,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聯手高校專家,將孩子們的故事匯編成冊,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播種希望——校園中的半畝棉田》。
新書發布會上,清華附中一體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清華附中副校長杜毓貞介紹,每年四月,學校師生都會親手播下種子,七個月后便長出朵朵潔白的棉花。杜毓貞認為,勞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應該讓孩子們從小就認識到勞動是實現夢想的階梯,一直以來,清華附中永豐學校都把勞動教育落實到教育教學之中。她說,新書的發布,是要將學校師生的智慧和勞動成果,與更多熱衷教育、熱愛自然、樂意創造的朋友們交流分享。“在知識的海洋中,每個人都有很多未知的領域,在成長的路上,還有無數個精彩的未知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探索。”借此新書發布的契機,杜毓貞希望引領孩子們走進書的世界,與書結緣,以書為友。
北京市海淀區教科院主任閆順林表示,在“半畝棉田”綜合實踐活動中,孩子們進行了多維的探索和實踐。“現如今,課程和學校活動是由師生共同創造的,這樣才能夠將活動真正地深入到孩子的心里,讓孩子的素養得到提升。”他認為,“半畝棉田”綜合實踐活動體現了校園生活的豐富性和學校文化的內涵創新,同時還體現了實踐活動與學科學習的緊密結合,符合課程改革中所強調的以學科為基礎,豐富學生探究,加強學生實踐,提升綜合能力的目標。
發布會上還進行了文創展示。會后,現場的小學生們在棉花脫籽、棉花紡線、棉線織布、棉布縫制等體驗區動手實踐,體會勞動的樂趣。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