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繞瓠城 古縣展新姿
摘要: 記者 劉仁忠碧水藍天水岸高檔住宅小區天中山悟穎塔汝河倒影縣城新貌春華秋實,天高云淡。站在汝南縣護城河內剛被拆的殘磚斷瓦上,看著汝南水系建設效果圖,伴隨著大型機械
記者 劉仁忠
碧水藍天
水岸高檔住宅小區
天中山
悟穎塔
汝河倒影
縣城新貌
春華秋實,天高云淡。站在汝南縣護城河內剛被拆的殘磚斷瓦上,看著汝南水系建設效果圖,伴隨著大型機械作業的轟鳴聲,古城汝南、江北水城、懸瓠倒影的美好畫卷,漸漸浮現在眼前。
汝南,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個四面環水的旅游名城。建縣志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聯合國地名組織命名的“千年古縣”、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的“中國梁祝之鄉”、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自秦漢以來,一直是豫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商賈云集之所。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45年)的南海禪寺,“寶剎崚嶒、琳宮璀璨、水碧空翠、清波鋪芙、湖光塔影、雄蝶倒漾”,歷史上被譽為汝寧府第一佳景。
展開歷史的畫卷,汝南縣歷屆縣委、縣政府,為了汝南城市的發展,均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并付出了艱辛的戮力,但一直沒有突破城市發展的瓶頸。
汝南縣城,四面環水,古因汝水環抱,形如垂瓠,故稱“瓠城”,素有江北水城之美譽。由于歷史原因,部分河流、水系被阻斷,水流不通;水系生態補源、水生態保護、水污染防治問題突出;水系治理單一化、碎片化,缺少完整性和系統性等問題。
水,就是汝南城市發展的瓶頸。
把河流打通,將“死”水變成活水,依水而治,依水而建,強力推進汝南縣城市建設高質量跨越發展。重塑懸瓠倒影、再造江北水城,是汝南縣當屆縣委、縣政府的英明決策。
為此,汝南縣委、縣政府積極與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合作,高標準編制了汝南縣水系總體規劃,并與河南水投集團合作,在規劃中注重突出項目支撐,共規劃工程項目7大體系81大項,即“781”工程。規劃項目總投資62.4億元,其中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26億元。
汝南縣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全部由河南水投集團進行建設,工程總投資12.6億元。2018年1月已于河南水投集團簽訂協議,并在汝南縣注冊成立河南汝寧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建設內容包括:一是老汝河水系綜合治理。二是南護城河治理,工程總長2.8公里,實施河湖連通工程,以小西湖為節點,連通南護城河和新汝河。三是新汝河城區段7.8公里,以打造景觀、提升功能、提升形象為主,實施景觀節點建設。四是梁河、祝河綜合治理,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中梁河長3.6公里、祝河長8.1公里。
小西湖,東鄰汝南護城河,西接新汝河,連接護城河與新汝河。將“死”水變活,小西湖是核心工程。
小西湖公園位于汝南縣汝西新區中部,西至康強路,南至西湖路,東至康寧路,北至富民路,用地面積約97.7畝,其中水域面積45.8畝,預計總投資5800萬元,今年3月份開工,年底前建成投用。
小西湖的規劃不僅是汝南縣標志性的建筑,更是汝南城市居民休閑居住的民心工程。
新、老汝河的規劃建設,將汝南城內水系全部打通、連接,新增多處小游園、小廣場、亭榭、棧橋、碼頭等設施,河兩岸景觀樹、草坪、雕塑等形成完美的綠化帶……
汝南縣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是展示汝南城市形象、弘揚汝南悠久歷史文化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需要。項目建成后,可確保河道防洪、泄洪能力,保持河勢穩定和堤防安全,改善城市環境,帶動兩岸土地增值,最終形成城區經濟、防洪安全與生態環境永續平衡發展局面。
古城、名寺、水生態。不日,江北水城、懸瓠倒影,船游汝南不下船、水擁千年古縣、綠滿大美汝南將可期可待。
組稿:王磚頭 劉仁忠 付忠于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