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臨近網購達人們 看過攻略再“剁手”
摘要:“雙11”臨近網購達人們看過攻略再“剁手”市公安局: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全媒體記者 蘇莉 通訊員 張運啟 李淑敏本報訊 “雙11”即
“雙11”臨近
網購達人們看過攻略再“剁手”
市公安局: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全媒體記者 蘇莉 通訊員 張運啟 李淑敏
本報訊 “雙11”即將來臨,駐馬店的網購達人們是否躍躍欲試?隨著網絡支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網上購物。其實,當你在網上愉快地“買買買”,享受電商平臺帶來的優惠、便捷之時,網絡詐騙分子也蠢蠢欲動,伺機作案。
“雙11”來臨之際,駐馬店市公安局發布防騙攻略,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識別騙術,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昨日,記者從市公安局了解到,公安民警專門就最近出現的網購詐騙案例,向市民揭開不法分子的行騙方式,以便提醒大家。
案例一
冒充客服實施詐騙
日前,市民葉某接到自稱某電商平臺的客服電話,對方謊稱葉某購買的貨物有問題需要申請退款,讓葉某添加所謂的“官方客服”微信。客服人員以葉某支付信用不足無法到賬等為借口,一步步誘使葉某從互聯網借貸產品中貸款,并用各種各樣的退款理由和借口忽悠葉某掃描其提供的微信二維碼,誘騙其從支付寶“螞蟻借唄”借款2萬元。葉某發現被騙后報警。
警方提醒:不要接受任何來路不明的客服人員以各種理由提出的退款要求,不進行匯款操作,不要點擊其發送的任何退款鏈接。接到網購平臺客服電話不要著急,不要盲目相信,多方核實最重要。堅決不掃對方發來的二維碼,不向其提供自己的身份證號、銀行賬號、網絡支付平臺賬號等重要信息,不泄露手機驗證碼,無論對方如何花言巧語也不轉賬。
案例二
兼職刷單刷信譽上當受騙
李女士用手機上網時,看到微博上有條網上做兼職的信息,并留有一個QQ號,就添加對方為QQ好友。接著,李女士按照對方要求填寫個人信息,之后對方給其下發了任務鏈接。
李女士點開鏈接后,出現一個讓她購買服裝的頁面,用支付寶掃描對方發的二維碼按要求支付后,對方很快將本金和傭金轉到其支付寶賬戶,李女士信以為真。后來,對方又給其下達任務,李女士先后使用支付寶5次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支付,后因無法與對方聯系發現被騙,共損失1.2萬余元。
據警方不完全統計,近一個月來,我市共接此類報案50余起,涉案金額50余萬元。受害人大多為女性。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部分大學生或家庭主婦涉世不深、安全防范意識相對薄弱、急于賺錢或積累工作經驗的心理,一步步設下圈套,引誘他們“上鉤”。
警方提醒:為確保廣大市民的合法權益,請一定選擇正規的電商平臺,不要隨便點擊陌生鏈接,更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收到所謂的“促銷”、“中獎”、“免單”等信息后,要仔細甄別,多方查證,不輕易匯款、轉賬。學會保留網購交易記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