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還是抄底?上市券商增持回購忙不迭
摘要:低位運行已久的券商股,最近終于揚眉吐氣,成為本輪A股行情的反彈急先鋒。伴隨起伏的市場,多家券商忙著發布增持回購計劃為自家股票“站臺”的舉動,到底是為兜底
低位運行已久的券商股,最近終于揚眉吐氣,成為本輪A股行情的反彈急先鋒。伴隨起伏的市場,多家券商忙著發布增持回購計劃為自家股票“站臺”的舉動,到底是為兜底還是精準抄底,也成為市場的熱議話題。
不負頻頻增持 券商股迎來反彈行情
券商股拉動了兩市的反彈行情。自10月19日滬指探底2449點以來,申萬證券行業指數累計漲幅超過20%,在所有細分行業中領先。券商股多次大漲,均拉動大盤向上。10月22日,券商股集體漲停,帶領上證綜指大漲4.09%,刷新兩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
時間回到10月15日至19日當周,當時兩融余額跌破8000億元大關,周換手率3.55%,處于歷史底部。在這樣的時間節點,高層罕見接連發聲,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從年初連綿數月的市場低迷,到券商股頻頻破凈破發,部分上市券商再也坐不住了。從今年上半年以來,券商大股東開始密集推出增持方案。自5月至9月,包括山西證券、西部證券、華泰證券、太平洋證券、國元證券及中國銀河在內的諸多券商相繼發布增持公告。其中,太平洋證券發布的增持計劃力度最大,第一大股東計劃累計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總股本的1%,不高于總股本的5%。
此外,A+H券商——中國銀河8月公告稱,控股股東銀河金控通過港股通購入公司331.1萬股H股,約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0327%。銀河金控還表示,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3%。同時承諾,在增持實施期間及法定期限內不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券商積極增持,是兜底還是抄底?有分析人士認為,券商股的估值中樞已不斷下移,要說跌出了投資價值也合情合理。從市場行情和情緒出發,券商股先期以增持護盤兜底的意愿應該占多數,是否意在抄底尚不能輕易判斷。
不過,從歷次A股市場表現來看,作為“市場風向標”的券商股大漲通常會成為牛市將至的信號。上一輪牛熊轉換之時,券商股領漲,由此拉開2015年A股牛市的大幕。
布局回購能否精準抄底?
自10月以來,增持潮一度偃旗息鼓,券商回購則開始興起。方正證券成為今年A股市場首家選擇回購的券商股。
10月17日,方正證券公告稱,擬回購總額不超過1億元,以不超過6元/股的價格實施,回購股份將依法注銷或作為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截至上周五,方正證券收報5.58元/股。
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相關修改決定,對有關公司股份回購的規定進行了專項修改。東吳證券在同一天公布了回購計劃,成為為數不多的增持后又計劃回購的券商。此前,該公司控股股東國發集團已累計增持公司約1218.3萬股。10月26日晚間,東吳證券再發公告,稱計劃未來6個月在2億元至3億元區間內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6.8元/股。
“增持與回購行為所產生的效果不完全一致。盡管這兩種方式多見于股價低迷、市場情緒不振時傳遞對公司未來業績的信心,但回購對于股價的刺激意義更大,同時還將直接提升股東回報和每股收益,改善公司資本結構。”前述分析人士表示。
截至11月2日,A股市場中海通證券、光大證券、國元證券等5只券商股依舊跌破每股凈資產,但較之前期破凈陣營已有所收窄。一位非銀行業分析師表示,券商股遭遇破凈的窘境,除二級市場因素外,股權質押業務的拖累是關鍵。
隨著監管層政策密集出臺,以市場化方式緩解股票質押業務風險,券商資產質量有望迎來改善。近期,11券商發起設立了225億元資管計劃,且資金將在本月底前到賬。多地國資紛紛設立基金馳援上市民企;首只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的專項產品落地。
剛剛披露的上市券商三季報顯示,股權質押在內的信用業務是拖累券商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不過,分析人士表示,一旦市場成功反轉,流動性增加將有利于股權質押風險的化解,各項業務有望獲得提振。此外,券商單月業績已顯露向好跡象。盡管多家券商9月經營業績同比依然以下滑為主,但多數9月營收及凈利實現環比增長,超半數券商單月凈利潤環比增幅在100%以上。
中信證券分析認為,10月以來券商指數與上證指數跌幅相當,券商股并未因質押風險而大幅超調。因此,當前券商股的強勢上漲不全是對超調的修復,更多是對市場后續行情的預期。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上海證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