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溫差大,重點人群注意防秋病
摘要: 隨著天氣逐漸進入深秋,晝夜溫差也越來越大,市民在享受深秋落葉美景的同時,也要謹防各類秋病的發生。特別是本身有基礎病、慢性病的幾類重點人群,飲食起居別大意,一定要
隨著天氣逐漸進入深秋,晝夜溫差也越來越大,市民在享受深秋落葉美景的同時,也要謹防各類秋病的發生。特別是本身有基礎病、慢性病的幾類重點人群,飲食起居別大意,一定要注意。
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患者。秋冬季是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的發病高峰期。隨著氣溫波動,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力度也會增大,容易導致急性冠脈綜合征、腦梗等多種與血管健康相關的疾病。此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的血管比較窄、血流較慢、血液也比較黏稠,一旦遇上溫度急劇變化,比如早晚外出衣服穿得不夠暖,或是一個姿勢維持太久不動,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意外的危險就會增加。
呼吸道疾病患者。從炎熱的夏季轉而進入到秋季,氣溫變化較大,首當其沖受刺激的就是人體的呼吸道。天氣冷,人體抵抗力下降,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也容易侵襲,導致疾病發生;另外冷空氣的刺激,也會引發呼吸道疾病。醫生建議,氣溫較低時,外出可戴口罩,以避免吸入過冷的空氣。有晨練習慣的人,要注意做好熱身運動,避免意外。
關節疾病患者。天氣漸涼,如果沒有及時添加衣服,容易導致關節受涼。本就有關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身體保暖。可以在關節局部進行適當熱敷、或用輕手法揉搓,為關節保健。也可以適度加強運動量,促使身體多出汗,預防和延緩關節疾病的進程,游泳、散步、舞蹈、騎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一定要避免運動過量。疾病癥狀嚴重時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消化功能弱、腸胃不好的人。相比夏日的酷暑,秋季氣溫較適合病菌的滋生和傳播。隨著早晚溫差變大,有些人會特別容易腸胃不適,出現胃痛、腹痛、嘔吐、腹瀉等,多因脾胃受寒而引起。此外,天氣漸涼,不少人食欲增加,易暴飲暴食,增加胃腸負擔,造成消化功能紊亂。這樣的人一定要注意早晚添衣,不要貪吃過涼或是刺激性過大的食物,可多吃一些溫軟食物,注意腸胃保暖。(記者 謝春暉)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