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街道辦事處文化建設引領農村新風尚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王付云)金秋十月,天高云淡。走進汝南縣古塔街道辦事處,勤勞的農民在田野里播種著希望;筆直的水泥路旁,綠色的紅葉石楠烘托出青春氣息;文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王付云)金秋十月,天高云淡。走進汝南縣古塔街道辦事處,勤勞的農民在田野里播種著希望;筆直的水泥路旁,綠色的紅葉石楠烘托出青春氣息;文化廣場上,村民在鍛煉著身體;一排排農家小樓炫耀著農民的富足。
自去年以來,該街道辦事處緊跟時代步伐和農村發展需求,著力補齊貧困村文化基礎設施短板,注重加強貧困村群眾文化宣傳教育,實現精準扶貧和文化繁榮“同頻共振”,以加強文化廣場基礎建設為切入點,精心設計有效載體,大力開展了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豐富了貧困村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綜合素質、滿足了貧困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的動力。近兩年來,該街道辦事處對文化廣場做到認真謀劃,統一標準。對范胡村、熊灣村、汪莊、屈莊等文化廣場全部做到了硬覆蓋,全部建設了漂亮、大氣的文化演出大舞臺,各種配套實施做到應有盡有,文化廣場建筑面積充分滿足群眾文化活動的需要。以范胡村為例,村文化活動廣場建筑面積達到6660平方米,村民圖書室、閱覽室等配套房屋建設5間,根據需要建設了衛生間等建筑設施,把附近洼地改造成了魚塘,并全部進行了綠化、美化、亮化。對文化廣場持續配置了健身器材,做到有專人維護,妥善保管相關設備和物品,突出抓好長效機制建設。在資金上,該街道辦事處采取向上爭取點、配套點等方式,千方百計投入到位。
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把文化墻建設也作為教育群眾的好方式,在主要干道兩邊打造了以核心價值觀和精準扶貧政策為主的文化墻,采取了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形式,創新了農村文化活動內容,使貧困村群眾經常“有戲看、有書看、有電影看、有活動、有知識宣傳”,把貧困村群眾從賭場里拉了出來。通過政策宣傳,群眾的法治觀念有了增強,群眾越級上訪現象不見了,群眾對黨工委、街道辦事處的滿意率在98%以上,維護了一方穩定,弘揚了文明新風,實現了村風、民風、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