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助力扶貧 廣發希望慈善基金走進涼山
摘要: 10月23日,廣發希望慈善基金2018年四川慈善行正式走進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
新華網四川10月23日電(秦雪璠) 10月23日,廣發希望慈善基金2018年四川慈善行正式走進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在當天于涼山州喜德縣波振小學舉辦的捐贈儀式上,廣發希望慈善基金宣布向四川省青基會捐贈200多萬元。善款將集中用于涼山州喜德縣和越西縣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幫助學校改善教學和生活設施,并首次落地“互聯網+教育”項目,以促進當地教學質量與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提升,精準開展教育扶貧。廣發銀行副行長宗樂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衛生健康事業部長谷嵐、四川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蔣英等來自各機構的志愿者代表以及受助學校師生參加了捐贈儀式。
(圖)廣發銀行副行長:宗樂新
今年是廣發希望慈善基金成立的第十年,廣發希望慈善基金不忘初心,始終以解決貧困地區的實際需求為己任。據悉。為助力改善當地教育水平進步相對緩慢的現狀,廣發希望慈善基金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合作,首次在喜德縣和越西縣部分學校試點“互聯網+教育”項目,用互聯網技術助力教育扶貧。該項目通過整合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與教學方法,使用互聯網技術搭建遠程教師培訓及教師支持服務體系,為教師提供先進實用的培訓教育資源,為貧困地區教師和學生配置先進的教學設備及學習軟件。廣發希望慈善基金的有關人員表示,希望利用“互聯網+教育”提高當地鄉村教師的教學質量與鄉村學校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助力解決貧困代際相傳問題。
(圖)廣發希望慈善基金2018年四川慈善行活動現場
廣發希望慈善基金還根據當地學校和學生實際需求精準幫扶。對建檔立卡戶的貧困學生進行資助,涵蓋大、中、小學全階段。向當地學校捐贈現代化的廚房設備、干凈溫暖的淋浴設備、嶄新溫暖的床褥校服,建設“希望廚房”、“希望浴室”,改善學校學生的飲食環境和生活環境,傳遞衛生健康的生活理念。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關懷方面,廣發希望慈善基金還捐建“電子圖書室”,讓孩子們通過電子化渠道看到書中的廣闊世界;建設“快樂親情屋”,為留守兒童提供多功能樂園,并能夠與遠方父母通過視頻“會面”,彌補孩子們成長過程中親情的缺失。由廣發銀行員工、廣發信用卡持卡人、廣發信用卡合作伙伴組成的慈善中國行志愿者們還會深入學生家庭,親手為特別困難的家庭孩子送去資助款和禮物,給孩子們帶去關愛和精神鼓舞。
(圖)慈善捐贈現場
宗樂新在致辭時表示,慈善公益是一條需要堅持的路,廣發銀行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廣發慈善基金將從點滴做起,從教育著手,讓更多孩子無憂無慮暢游在知識的海洋。多年來,廣發信用卡持續創新,開創了“信用卡+慈善”新模式,并利用科技快速迭代走出一條可持續的慈善之路,讓企業發展成果惠及全社會。2008年廣發希望慈善基金成立,廣發信用卡發行了首張慈善主題信用卡——廣發希望信用卡,持卡人可選擇積分捐贈或定額、定向捐贈;同時,持卡人的消費積分每滿1萬分,廣發銀行就向廣發希望慈善基金捐贈12.5元。2010年,廣發信用卡全面開放所有個人信用卡捐贈功能,將慈善參與范圍從單卡種客戶擴大到所有客戶。隨后進一步升級慈善理念,搭建聚合持卡人、合作伙伴、員工、社會愛心人士的“四合一”慈善平臺,吸引攜程、萬寧等眾多合作伙伴參與,通過與合作商家聯合推出“慈善禮券”等多種方式,向有捐助行為的持卡人回贈各類商家優惠券。
堅持做慈善的十年是廣發信用卡高速發展的十年,目前廣發信用卡累計發卡量、信貸余額、卡均消費、用卡活躍率均領先行業。高速發展和壯大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十年來廣發希望慈善基金持續關注貧困地區青少年成長,通過慈善創新項目解決留守兒童、山區教育等社會問題。今年廣發希望慈善基金聯合網易云音樂、QQ音樂兩大平臺,開啟了“音樂+慈善”的創新模式,以音樂為媒介,將愛與勇氣傳遞給山區兒童。基于對廣發信用卡慈善價值觀的認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持續參與慈善捐助,并通過 “廣發慈善中國行”深入貧困山區,實地了解捐贈項目落實情況。十年來,志愿者隨慈善行的步伐已經深入陜西、四川、甘肅、湖南、云南、貴州、廣西、寧夏、河南、湖北等省份的貧困地區。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