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艾滋病患者的希望之光
——追記2018年駐馬店市“最美鄉村醫生”梁小五
摘要:通訊員 高運洪 宋恒濤8月16日,在駐馬店市“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鄉村醫生”頒獎典禮上,來自確山縣三里河街道辦事處南泉村的趙
通訊員 高運洪 宋恒濤
8月16日,在駐馬店市“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鄉村醫生”頒獎典禮上,來自確山縣三里河街道辦事處南泉村的趙金桂含著熱淚走上領獎臺,替已經去世的丈夫——確山縣三里河街道辦事處南泉村鄉村醫生、抗艾英雄梁小五領取了2018年駐馬店市“最美鄉村醫生”的獎杯和證書。
初識“怪”病
立下志愿
10多年前,在南泉村,每天都發生著不明原因的疾病,讓村里的一些患者相繼離世,村醫們束手無策,3000多名村民恐慌不安。直到后來,該病確定為艾滋病,南泉村已死亡了100多名村民。從此,全村上下談“艾”色變。
出身醫生世家的梁小五,從小就目睹村民飽受疾病的折磨和痛苦。于是,他內心深處便立下了做一名能解除患者痛苦的白衣使者的志愿。
高中畢業后,梁小五便幫助父親打理村衛生所。1996年,梁小五經過縣衛生學校的系統學習和實踐后,回到村里做了一名鄉村醫生。
當梁小五第一次接觸艾滋病患者時,就被一張張絕望的面孔所震撼。經過思考,他決定放棄收入不錯的個體診所,只身投入南泉村艾滋病防治工作。
梁小五積極配合省、市、縣有關工作人員,逐村入戶開展流調、采血送檢、分發藥物等工作。在上級政策扶持下,梁小五積極協調鄉村黨組織,籌建了確山縣第一個艾滋病救治衛生所,開始了規范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心系患者
無私奉獻
2004年,南泉村開始對艾滋病感染者進行篩查。該村是當時全省艾滋病疫情重點村之一,抗病毒治療初期,許多患者抱著觀望、質疑的態度,有的患者甚至認為服藥后會更快死去,紛紛要求退出治療,這也讓未服藥的艾滋病患者望而生畏,拒絕服用。
為此,梁小五專門組織全村艾滋病患者參加防治知識培訓會。在會上,幾名艾滋病患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怎樣堅持服用抗病毒藥物,從死亡線上走出來,重新過上新生活,讓參會的所有艾滋病患者看到了希望。
南泉村艾滋病患者多,分布在十幾個自然村,機會性感染是常出現的問題,村艾滋病防治所最多的時候,每天有40余人進行輸液治療。因此,對梁小五來說,加班、半夜出診早已是家常便飯。
該村段莊組的一名艾滋病患者劉某還患有直腸癌,在家里保守治療。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深夜,劉某的家人打來電話說,劉某病情十分嚴重,需要緊急救治。梁小五放下電話,二話不說,便騎上摩托車直奔幾公里外的患者家中。經過梁小五的及時搶救,患者終于挺了過來。
梁小五用真誠打動了很多艾滋病患者。多年來,南泉村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和糾紛,未發生一起上訪事件。十幾年來,梁小五一直為艾滋病患者服務,從沒有喊過苦、叫過累。每當看到患者能吃飯了,能下床走路了,能下地干農活了,他與患者同樣感到喜悅、幸福……
生前身后
留下美名
由于常年的勞累,梁小五突發腦溢血,倒在了為村里艾滋病患者送藥的路上,再也沒有醒來。梁小五去世之后,南泉村60多歲的艾滋病患者李芝(化名)回憶:“梁醫生真是個好人,不管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啥時候喊他啥時候到。俺鄰居還害怕俺呢,但他從不害怕,堅持給俺看病,從這一點來說,俺對他就十分敬佩。”
該村60多歲的艾滋病患者梁玲(化名)抹著眼淚說:“像小五這么好的鄉村醫生難找,對患者不嫌棄,看病又認真負責,才49歲,多好個人,走了太可惜!”
現在的南泉村,早已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秀美,村民們安居樂業,梁小五的愿望已經實現。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