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生命可在恒星際傳播
摘要:原標題:銀河系生命可在恒星際傳播近兩個世紀以來,科學家推測,生命可通過流星、小行星等將生命散布到整個宇宙。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道,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研究人
原標題:銀河系生命可在恒星際傳播
近兩個世紀以來,科學家推測,生命可通過流星、小行星等將生命散布到整個宇宙。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道,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研究人員對此理論進行了擴展研究,根據其創建的模型,他們確定整個銀河系都有可能提供并交換生命所必需的“組件”。
生命是否分布在太陽系或鄰近恒星,過去的大部分研究解決了生命可能通過小行星或隕石在火星和地球之間轉移的可能性。最新研究則將視線投向更廣闊的銀河系。
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的靈感來自太陽系的第一個已知星際訪客——小行星“奧陌陌”(Oumuamua)。太陽系充當了引力“捕魚網”,包括數千個同樣大小的星際物體在任何給定時間都可以向太陽系“植入”生命。對雙星系統來說,“捕魚網”的力量更大,例如半人馬座阿爾法A和B,能夠“捕獲”像地球一樣大的星體。
無論是巖石還是冰冷的彗星,他們都可能從主體系統中射出,并游移到數千光年遠,特別是銀河系的中心,能夠作為在銀河系“種植”生命的強大引擎。
新研究中,科研人員計算了從一個行星系統彈出的巖石,有多少能被整個銀河系捕獲。如果生命可以存活一百萬年,可能有超過一百萬個Oumuamua大小的天體被捕獲,并傳遞生命。
物理模型計算了銀河系的天體捕獲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速度和可能在天體間傳播的生物壽命,而之前沒有人做過這樣的計算。(房琳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