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業如何成了家長作業?
摘要: “數一億粒米”“畫30天月亮”……頻繁被曝出的幼兒奇葩作業讓人哭笑不得。近日,又有一份一年級學生的科學作業上了熱搜榜:觀察樹葉
“數一億粒米”“畫30天月亮”……頻繁被曝出的幼兒奇葩作業讓人哭笑不得。近日,又有一份一年級學生的科學作業上了熱搜榜:觀察樹葉的生長變化并寫12頁調查報告。家長們紛紛吐槽:“6歲孩子字都寫不了幾個,卻要寫十幾頁報告”“立馬收集一棵樹一年四季的樹葉,上哪找去?”
平心而論,這些作業乍聽起來,都頗具新意,老師們的“創意”初衷也是好的。過去,中國的基礎教育常常被諷為“填鴨式”“應試型”,于是,如今基礎教育特別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還積極借鑒西方教育中的調查研究、論文報告等方式。老師讓孩子“觀察月亮”“測量樹葉”,正是對這一思路的踐行。
初衷甚好,但為什么題目與形式卻飽受爭議呢?癥結在于很多作業的設計沒有實事求是。就拿讓一年級學生寫12頁報告來說,老師難道對孩子們的識字寫字水平不了解?布置作業時,難道沒料想其他幾季的葉子難尋?老師想當然,被家長吐槽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要看到,超綱或奇葩作業屢見不鮮,這里頭還有“家長代勞”這個背景。學校和老師布置作業,如果真是孩子自己動手開動腦筋,倒也罷了,不管結果如何,好歹鍛煉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問題是,中國的家長誰都希望自家孩子的作業能脫穎而出,就算不能出彩也絕對不能墊底,于是鉚足了勁兒上手代勞,一來二去做作業成了家長們的大比拼,失去了意義。
其實想想,作業是給孩子布置的,孩子們的水平老師清楚、家長也明白,孩子作業成了家長作業,自欺欺人大包大攬,實則后患無窮。做教育終歸要踏踏實實,求新值得肯定,但過猶不及。假如舍本逐末,除了熱鬧一陣,什么也留不下來。(黃冠華/撰文 李嘉/漫畫)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