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主攻健康險 險企新品備案超五成
摘要:原標題:轉型主攻健康險 險企新品備案超五成保險業轉型回歸保障本源成為常態化,而隨著老齡化日益嚴重以及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購買各類健康險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而健
原標題:轉型主攻健康險 險企新品備案超五成
保險業轉型回歸保障本源成為常態化,而隨著老齡化日益嚴重以及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購買各類健康險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而健康險也成為人身險公司主攻的方向。一份最新發布的健康險產品測評報告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備案的人身險產品共計近6000款,其中健康險新品占比越過五成。
近日,專業第三方保險網銷平臺開心保聯手保險科技平臺唯數Vsurance發布《2018年中國健康險產品測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備案的人身險產品共計5792款,其中健康類保險占比52.2%。此外,人壽保險占比18.1%,意外傷害保險占比15.6%,年金保險占比為14.1%。
據了解,在中國家庭的各項生活支出中,購買健康險已漸漸成為反映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在“保險姓保”的大背景下,人身險保費規模增長回歸理性,其中壽險業務略有下降,但健康險逆勢增長,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依然達到15.44%。統計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健康險保費便開始快速增長,在各險類中持續保持增速第一,其中2016年同比增長達到67.71%。據銀保監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9639.27億元,同比下降5.37%。而健康險依舊逆勢上漲,原保險保費收入3796.43億元,同比增長18.83%。
從上半年健康險產品批籌情況來看,包括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疾病保險、防癌險、護理險、失能保險六大類。其中醫療險占比過半,達54.7%,重疾險次之,占比28.7%。其中,重疾險保費收入占比最高,醫療險次之,疾病保險排第三位,依次還有防癌險、護理險和失能險,這3類健康險保費占比并不高,合計約為6.4%。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險還成為了互聯網人身險銷售中的熱點產品。今年上半年,互聯網健康險實現規模保費54.1億元,同比增長85.9%。其中,重大疾病保險實現規模保費14.9億元,同比增長32.7%,占互聯網健康保險保費收入的27.6%;費用報銷型醫療保險實現規模保費28.8億元,同比增長150.1%,占互聯網健康保險保費收入的53.2%。
從互聯網銷售平臺來看,目前互聯網人身保險的渠道結構呈現以第三方平臺為主、自建官網為輔的發展格局,但自建官網的發展態勢及增長速度迅猛,不容小覷。截至2018年6月,在經營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的65家人身險公司中,48家公司通過自建在線商城(官網)展開經營,58家公司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深度合作。
2018年上半年險企通過第三方渠道實現規模保費753.8億元,占互聯網人身保險保費的88.4%,但同比減少18.94%;承保件數達到6788萬件,占總承保件數的63.8%,較去年同比大幅減少38%。而上半年通過官網所實現的規模保費為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9%。
《報告》顯示,隨著產品責任越來越復雜,重疾險整體上性價比有走低的趨勢。含生存給付責任的產品,整體性價比不如純保障型產品。從保障時間維度看,定期型重疾險產品整體性價比普遍高于更長期限的產品,終身型產品整體性價比不如定期型產品。此外,因避免了較高的人力成本、運營成本,互聯網渠道或成為高性價比重疾險的聚集地。
不只是重疾險,另據調查顯示,一般互聯網產品整體性價比較線下銷售產品要高。例如兩款類似產品,一款是線上銷售,一款是線下銷售,即使隱含的成本非常接近,但是由于公司品牌、服務、市場定位等差異,產品的銷售費用差異變大,最終呈現給消費者的價格差異也巨大。
不過,人保健康電子商務部總經理劉駿表示,有時部分第三方平臺在為客戶提供高質量服務和獲取高額渠道費用之間選擇了后者,導致渠道費用居高不下,保險企業在業務獲取成本高企的情況下被迫選擇放棄產品和服務品質,最終導致互聯網產品高價低內涵值情況也較為普遍,此做法傷害了消費者利益,最終也傷害到行業本身。
此外,多份調查報告也顯示,互聯網健康險深受“80后”、“90后”目標群體的青睞。劉駿認為,“90后”人群將逐漸成為互聯網健康險消費的主流群體,與其他年齡段相比,他們更樂意獲取和了解新的銷售模式、付費模式,更樂意參與各類旨在提升參與度的活動。
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實習記者 李皓潔/文 宋媛媛/制表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