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車質量略有下降
摘要: J.D. Power (君迪)日前發布的2018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顯示, 在持續多年提升之后,中國汽車行業整體新車質量略有下降,但車內異味之類被消費者頻繁抱怨的問題正得到明顯改善。
J.D. Power (君迪)日前發布的2018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顯示, 在持續多年提升之后,中國汽車行業整體新車質量略有下降,但車內異味之類被消費者頻繁抱怨的問題正得到明顯改善。
研究發現,今年行業整體新車質量得分為105個PP100,比去年退步2個PP100。導致退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設計類問題數量的增加,例如導航系統不準確、車窗/擋風玻璃易起霧、內置藍牙電話/設備經常有配對/連接問題、音響系統不易使用以及內置語音識別系統經常無法識別等。
J.D. Power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喬杰(Jacob George)表示:“隨著汽車制造技術和工藝的進步,缺陷/故障類問題逐年減少,而設計類問題日益增多。可以預見,隨著車載智能互聯設備安裝率的提高,設計類問題對車輛的可用性將愈發關鍵。”過去三年中,缺陷/故障類問題減少了2個PP100,而設計類問題增加了5個PP100。
然而,一些頻頻被中國車主抱怨的質量問題卻得到了有效改善:車內異味改進幅度最大,問題數比上年減4.8個PP100,其次是胎噪聲過大(改善3.6個PP100)、空調開啟后發動機沒動力(改善2.7個PP100)、風噪聲過大(改善2個PP100)和耗油量過大(改善1.9個PP100)。
J.D. Power中國汽車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蔡明表示:“這些長期被車主抱怨的問題得到明顯改善,說明‘客戶之聲’正在越來越多地受到重視。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中國汽車企業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并在新車研發和生產過程中不斷解決問題。”
研究還發現,新能源汽車(141個PP100)的新車質量問題數遠高于傳統燃油車(105個PP100)。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差距最大的三個問題為:空調無法達到或保持期待的溫度、空調開啟后發動機沒動力以及座椅材質容易磨損或變臟。
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差距連續七年收窄之后首次擴大。從2011年至2017年,兩者的差距從101個PP100縮小至13個PP100,但2018年又擴大為15個PP100,差距最大的問題領域為空調系統、車身外觀和發動機/變速系統。
更多品牌和車型投入市場。與2017年相比,2018年新車質量研究覆蓋的品牌數增加13個,車型數量增加34個。
文/本報記者 李東穎
【鏈接】新車質量為何多年提升后有所下降
根據J.D. Power (君迪)日前發布的 2018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顯示, 在持續多年提升之后,中國汽車行業整體新車質量略有下降。這一結論令人頗感吃驚。其原因何在? J.D. Power亞太區戰略和新產品研發副總裁梅松林博士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給出了答案,由于新車提供的配置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導致設計層面的問題增加。
比如語音識別、導航、藍牙等配置,幾乎成了新車的標配。但此類配置仍處于大規模導入期,中國市場龐大,消費人群復雜,不同地區消費者的習慣也多種多樣。“以語音識別為例,即使大家都講普通話,也可能存在口音問題。再加上不同的方言,就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而且,每個人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比如藍牙配對,有些人認為很好用,有些人沒用過,感覺很復雜,就覺得不好用。”梅松林說,“新技術能不能讓各種人群都好用、都方便用,這的確是一個挑戰的過程。”
如果排除設計層面的問題,中國汽車的制造質量其實是越來越好的。梅松林告訴北青報記者,至少從J.D. Power (君迪)的研究來看,跟制造相關的問題在迅速下降。這表明制造質量提升還是比較快的。消費者對于制造相關的問題抱怨很少。從分數來講,也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說到新車質量,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差距連續七年收窄之后首次擴大。梅松林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J.D.Power一直關注國際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差距。差距一直在縮小 ,去年是最小差距。但今年,差距又擴大了。究其原因,應該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汽車行業中,導致中國本土品牌不斷增加,新車質量很不一致。有的自主品牌企業進入市場多年,并開始走向國際市場。而有的企業則可能剛剛進入市場,剛剛能推出一款像樣的車。大家發展階段完全不一樣,有些企業做得很好,新車質量相當不錯,比如領克、傳祺。但也確實有些企業做得不好。新車質量排名,排到后面的基本都是自主品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