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年紀輕輕總忘事
摘要:福建閩江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廖友國話到嘴邊突然想不起來要說什么,出門辦事路遇熟人閑聊幾句又原路返回,滿屋子找揣在兜里的鑰匙,與人聊天時走神許久才緩過神來…
福建閩江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廖友國
話到嘴邊突然想不起來要說什么,出門辦事路遇熟人閑聊幾句又原路返回,滿屋子找揣在兜里的鑰匙,與人聊天時走神許久才緩過神來……“腦子不好使”的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這些間歇性注意力渙散、記憶力衰退、精神恍惚的狀況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常見,由于與老年癡呆認知功能下降的某些典型癥狀十分相似,很多人調侃自己得了“青年癡呆”。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看,上述現象的實質是注意執行控制的問題。從事各種活動都需要認知資源的投入,越是復雜的任務需要越多認知資源,而自動化任務對認知資源要求相對較少。如新手司機上路時戰戰兢兢、全神貫注,熟練的駕駛員可以輕松實現邊開車邊聊天。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當你在某些方面投入了過多資源,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就相應減少。當認知資源不足時,就大大增加了各種迷糊與差錯的發生概率。認知資源投向哪里,是由注意力調節的。
注意力受多種因素干擾,心智游移就是重要原因。心智游移指我們的意識常常會不自覺地轉移到與當前任務無關的一些內部思維、想象或體驗中去,從而干擾當前任務。心智游移普遍存在,如陳毅同志讀書太認真而誤喝墨水等趣事,就是由于他們聚精會神于某項事業而在生活瑣事上鬧出的笑話。對于當代年輕人而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手機的高度依賴成為心智游移效應的時代特征。心理學研究也證實,手機依賴與網絡成癮者有更高頻率的心智游移,出現更多的認知失誤。
手機帶來的海量資訊及其便捷功能吸引年輕人長時間投入其中,QQ與微信等應用作為社交與工作聯絡工具,要求年輕人保持適度警覺以便對信息即時響應。不論居家還是在公司,不論走在路上還是躺在床上,不論白天還是黑夜,隨時隨地玩手機,是不少年輕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即使手機不在手,意識仍然沉浸在游戲與視頻娛樂中難以自拔。手機成癮者更是深陷其中,一旦脫離手機會出現一系列戒斷反應,難以應對其他事務。與此同時,一些年輕人刷手機到半夜,嚴重擾亂正常作息,睡眠不足引發心理疲勞,嚴重損害了注意力的自主分配與轉移。
“集中注意冥想”是改善注意執行控制功能的很好方式。首先找一個幽靜不易受干擾的環境,保持良好舒適的坐姿。閉上眼,深呼吸,放松下來,感受自己的呼吸。然后逐漸將注意力集中到特定對象上,如呼吸、身體某部位或某種感覺。為了維持專注,要始終監控自己的注意力。在練習初期可能會有分心,注意力不斷從選定的對象上轉移出去。要去識別這個過程,再將注意力轉回。該調控過程需要反復練習。熟練之后,在這些步驟上無須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更專注于當前的任務,一旦分心就會有所意識并及時調整。這個過程能增強注意執行控制,培養專注于特定目標的敏感度和穩定性。▲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