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遵率中國海軍收復西沙、南沙
摘要:西沙永興島,以“永興艦”命名,以示紀念。(資料圖)西沙、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二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對南海諸島這塊戰略要地實施武裝占領。1945年
西沙永興島,以“永興艦”命名,以示紀念。(資料圖)
西沙、南沙群島,歷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二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對南海諸島這塊戰略要地實施武裝占領。1945年日本戰敗,中國政府下令海軍組成南下艦隊,執行收復西沙、南沙群島的神圣使命。
前兩次出海均無功而返
二戰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西沙、南沙的島嶼都將歸還中國。抗戰勝利后不久,國民政府下令中國海軍組成南下艦隊,由林則徐的侄孫林遵為總指揮,姚汝鈺為副總指揮,率“太平”“中業”“永興”“中建”4艘軍艦,以“太平”艦為旗艦,南下執行收復西沙、南沙群島任務,限期在1946年12月底前完成此次行動。
南下艦隊除了要帶上遠航所必需的各項生活補給及南海的地理、氣象資料外,還要準備派駐島上的衛戍兵力及生活必需品。包括整連官兵居住的活動房屋,計劃在島上繁殖的豬、牛、羊等牲畜和各類蔬菜種子等,當然更少不了與總部聯絡的通信設備。國民政府還派遣有關部門的代表隨同艦隊前往視察和勘探。另外,廣東省政府還派到過西沙、南沙的漁民數十人隨同前往。
一切準備就緒后,1946年10月24日,南下艦隊從上海黃浦江口出發。根據預訂計劃,艦隊的第一目的地為廣州,第二是海南島,最終目的地為南沙群島。26日,艦隊到達廣州,在這里停泊5天后繼續南行,很快抵達海南島的榆林港。
為做到有備無患,林遵派人向當地漁民了解南沙和西沙的詳細情況。西沙、南沙的漁季在2月至4月,春季風力一般在4至5級以下;冬季多強風,東北強風風力可達7級,5月以后夏、秋雨季多臺風。西沙群島的錨地不算很差,但南沙群島根本沒有避風錨地,底質不是碎石、沙,就是珊瑚,容易走錨。由于該海區冬季多惡劣天氣,實際上,選在11月、12月去接收南沙群島是不適宜的。加上戰爭時期受到破壞的南海氣象站尚未恢復,氣象預報不準確,海上的天氣難以掌握,中途又無避風錨地,因此,此次南行可以說是兇多吉少。但政府的決定又不可更改。林遵毅然決定11月10日艦隊起錨出海,執行收復任務。
艦隊出發不久,航行約10多海里時,剛才還風平浪靜的海面突然狂風不止,“中業”“中建”兩艘大型登陸艦橫搖至30度,受風面積相當大,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偏巧太平艦的發動機此時又出故障,難以適應遠航,需返港修理。無奈,林遵只得下令返航,艦隊首航就出師不利。
返回休整一星期后,林遵決定第二次出航。大概行進100海里時,黑壓壓的云層便籠罩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
有著豐富航海經驗的林遵馬上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次臺風的前兆,艦隊若繼續前往,有艦毀人亡的危險。權衡再三,林遵下令調轉航頭返回,于次日凌晨安全到達榆林港。
兩次無功而返,艦隊官兵被折騰得苦不堪言,隨行的政府代表們對艦上的艱苦生活早已不耐煩了,如今見收復一事遙遙無期,便紛紛向政府請示離艦返回。但南京方面回電表示,任務未完成任何人不可以隨意返回,一切皆聽從林遵指揮。
兵分兩路收復
艦隊在榆林港停泊了半個多月后,1946年12月9日,林遵第三次率艦隊出航。為了爭取時間,艦隊準備兵分兩路,總指揮林遵率“太平”“中業”兩艦進駐南沙群島,副總指揮姚汝鈺率“永興”“中建”兩艦進駐西沙群島。
姚汝鈺指揮“永興”“中建”二艦于24日凌晨抵達西沙主島永興島海域,在離島200米處拋錨。艦隊參謀張君然、“永興”艦輪機長劉鐵燊、上士韓學敏等人帶著沖鋒槍,由兩名漁民做向導,駕駛小艇駛向永興島,在離岸約20米處他們只能涉水上岸。上岸后,幾個人用不到半小時便繞島一周,發現島上除有海龜蛋和海龜爬跡外,沒有半點人跡。岸邊有一座30余米長的棧橋,是日本占領期間運鳥糞用的,已損壞無法使用,原有的其他建筑也已損壞殆盡。
29日上午,隨艦的政府各部代表、廣東省接受專員、駐島人員以及儀仗隊依次登上永興島,舉行收復西沙儀式。鳴炮升旗之后,將紀念碑豎起,碑正面刻著“衛我南疆”4個大字,背面刻著“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至此,進駐西沙群島的任務初步告成。
“太平”“中業”兩艦則向南繼續航行。12月10日中午抵達南沙主島。太平艦副艦長何炳才帶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各一個班上島后,先進入近岸邊的堡壘搜索,未發現任何人,于是在其頂部升掛國旗。再向北進入兩座混凝土房子搜索,只見有日軍留下的幾頂鋼盔和破爛軍服、皮鞋等。附近有日軍豎立的石碑,碑上方繪有日本國徽,下書“大日本帝國”幾個字,眾人將其推倒。他們還發現,島上遺有廢棄的無線電臺,島西端有電力廠和幾間房子,建筑物均系水泥結構,窗戶較小,是為防御臺風和暴潮而設計,大部分已破爛。
經過搜索確認島上安全后,船載的修建材料、機械、儀器等被陸續運上島。技術人員對島上的發電車間、無線電臺、氣象站和宿舍等,按輕重緩急分別進行修復或更換。
林遵、李敦謙及政府接收代表在島上舉行了隆重的進駐儀式。為了紀念“太平”艦接收該島,即以“太平”為該島命名。豎立一塊高約1米的水泥鋼筋石碑,石碑正面上端刻著青天白日國徽,下刻“太平島”3個字,石碑背面刻有“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左旁刻“中業艦到此”,右旁刻“太平艦到此”。次日,林遵率艦隊官兵和政府代表同駐島官兵依依話別后,踏上歸程。南沙群島的收復與進駐任務至此順利完成,西沙、南沙群島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據《時代人物》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時代人物》)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