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小語種如何在工作中化作大優勢?
摘要: 在2018年約旦女足亞洲杯比賽期間, 楊盾(右)擔任了中國中央電視臺的翻譯志愿者。圖為他在用阿拉伯語采訪當地觀眾。 小語種雖然“火”了,但是應該看到,
在2018年約旦女足亞洲杯比賽期間, 楊盾(右)擔任了中國中央電視臺的翻譯志愿者。圖為他在用阿拉伯語采訪當地觀眾。
小語種雖然“火”了,但是應該看到,這種“剛需”的整體需求規模仍不穩定,其就業局限性依然存在。
正視小語種的就業局限
學習小語種的海歸就業時,存在哪些局限?
最大的局限,仍來自于語言專業學生自身的“通病”——只會外語。小語種語言的應用范圍雖然很廣,工作崗位漸多,但許多語言專業學生并不能立刻上手。
“除了語言,其它都不會。如果以后從事的工作跟語言無關,我基本上算是一個廢人。”談及自身發展的局限,中山大學阿拉伯語專業的謝軍笑著說。對此,在意大利佩魯賈外國人大學學習意大利語言和文化專業的郝睿認為,就傳統就業領域而言,純語言類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的選擇仍很有限。“就業方向主要就是小語種教師、翻譯等工作。有的朋友回國想要參加公務員考試,但能選的職位特別少。”
德國海德堡大學德語語言文學和英美文學專業的王辛佳認為,如果在以小語種為母語的國家就業,則學習小語種的外國學生和當地人相比,并沒有語言優勢。“比如,對于我們文科生尤其是學語言的學生來說,在德國的就業選擇就比較少。”
那回到國內就業,總有優勢吧?王辛佳接著分析說,除了傳統選擇,比如去高校當教師或進入培訓機構當教師之外,對小語種有“剛需”的大企業其實尚未形成需求的規模效應。所以回國就業時,語言能力并不能完全轉化為人才優勢。“以在華德企為例,在上海,全球知名的德國制造業企業能夠提供的職位中,很少對德語水平有硬性規定。所以單純的語言類專業畢業生在國內選擇工作時,還是十分受限的。”
學習西班牙語專業的象象(化名)的看法也相似。他認為國內對于西班牙語的人才需求量“太小”,而學習該語種的學生人數卻在增加,這也成為相關工作崗位競爭加劇的重要原因。光電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小高(化名)目前在一個中德合作的“2+2”留學項目學習。她先在上海理工大學學習兩年,如今在德國雷根斯堡繼續學業。她也認為,從目前就業形勢來看,小語種人才不像以前那樣稀缺了。她的判斷是,得要學習“更冷門小語種”才會避開競爭,握有優勢。
精益求精,發揮專業優勢
面對這些局限,小語種專業的學子該如何發揮獨特優勢?結合自身經歷,王辛佳認為,小語種畢業生在就業時,最大的優勢還是在“語言”上。
“我在德國找工作時發現,企業招聘文科學生時,很大程度上考察的就是語言運用能力。所以對于在德國找工作、專業就業面并不是很廣的畢業生來說,德語表達能力至關重要。”王辛佳說,“在國內亦是如此。目前中德兩國合作已經走上快車道,我認為德語在中國會越來越受重視。德企對于員工的德語水平要求也會隨之越來越高。”
王辛佳認為,“假如德語通行度越來越高,國內市場在未來會需要較多非常專業的口譯、筆譯人才。現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在英語、法語之外,已經公開招聘德語會議口譯專業教師,計劃開設德語語種。這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郝睿的判斷是,小語種專業的優勢在于“個人的語言水平”。“水平一般的人,在就業時談不上具有什么優勢。學習小語種的學生,基礎扎實、口語表達地道十分重要。”
許多語言專業的學子在接受采訪時候一致認為,語言運用能力是基本功,也應該成為他們區別于其他專業人才的地方。所以學習小語種專業的學生應該打好基礎,在語言的學習與運用上多下功夫,把一門語言學精學細。
“如果以后要從事翻譯工作,那最好持續讀下去,學習不要間斷。因為無論是筆譯還是口譯,都對專業基礎和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象象說道,“其實,除非以后從事的工作完全與語言無關,否則大家都要努力迎合當代交往需要,提升自己的外語水平。”
“說話地道”很重要。小高在德國留學時發現,在國內學習的德語,只能算“教科書式”語言。她打比方說:“國內學習的德語就像是標準普通話,沒有錯,大家也都能聽懂;德國人在交流時使用的就像方言,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說法,而這些說法在國內課堂上很少能夠學到。”
“用普通話表達沒有錯,但是外國人聽起來會覺得怪怪的,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這么用,只會在書面表達中使用。”
郝睿在意大利讀碩士的時候,同班有來自國內意大利語本科畢業的同學。她發現,這些同學在詞匯量和語法上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口語不夠地道。“語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郝睿說道。
畢業于阿拉伯語專業的楊盾認為,學習小語種的人,也需要同時學好英語。“無論跟哪個國家的人做生意,英語都很重要。雖然在制定商業合同的時候,會準備英語和阿拉伯語兩種文本,但如果產生糾紛,卻要以那份英語的合同為準。”(郭艷艷)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