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連發“三道禁令” 補課市場真能變冷嗎?
摘要: 史上最嚴!教育部連發“三道禁令” 補課市場真能變冷嗎?“培訓機構真的會被收骨頭嗎?”直到中秋節前兩天,教育部還在抓緊出臺措施,試圖為愈演愈烈
史上最嚴!教育部連發“三道禁令” 補課市場真能變冷嗎?
“培訓機構真的會被收骨頭嗎?”直到中秋節前兩天,教育部還在抓緊出臺措施,試圖為愈演愈烈的校外機構培訓降溫。至此,教育部今年里已連發了“三道禁令”,且一道比一道堪稱“史上最嚴”。那么,針對中小學生的補課培訓市場,會逐漸走向衰落進而乏人問津嗎?
打“組合拳”務求必勝
今年3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9月中旬,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嚴格掌握教師資格條件,未能取得教師資格的,培訓機構不得繼續聘用其從事學科類培訓工作。幾天后,教育部再發《關于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要求迅速改變各類競賽造成的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嚴重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等問題。
僅半年時間,教育部連續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亂象打出“組合拳”,甚至在文件中出現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是一場刻不容緩、務求必勝的攻堅戰”“確保不折不扣按時完成專項治理整改任務”等強硬表述。
“禁賽”或是把雙刃劍
教育部連出的“三道禁令”是否真的切中培訓機構的要害呢?對機構又會起到怎樣的威懾作用呢?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校長李海林說,以“禁賽令”為例,不是靠簡單地發一個文件、下一道禁令就能指望“攻堅必勝”的。“出臺競賽管理辦法,很可能也會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參加競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特長發展,而且競賽的手段還是其他活動所無法替代的;另一方面,現在的不少競賽的確弊大于利,商業味過濃,有的就是為營利而舉辦的,過多過濫的競賽也會沖擊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他說,競賽破壞了教育生態,但要真正凈化競賽環境,不能僅規范競賽的主辦方,基層學校首先要自律。如果各類競賽不能與學校的招生掛鉤,學校不再把競賽的成績視作入學的敲門磚,可以說八成以上的競賽就自動會偃旗息鼓。
“無證從教”或難杜絕
“此次教育部規定,培訓機構應將教師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師資格證號在其網站及培訓場所顯著位置予以公示,未取得相應教師資格的學科類教師應于2018年下半年報名參加教師資格考試。這就意味著從明年起沒有教師資格證的人,將退出機構的教學崗位。此舉或將促使機構重新洗牌和整合。”上海君學教育副總裁周俊說,現在的問題是,即便是一些品牌比較響的大機構,他們持資格證的教師也只占四成左右,一些小機構里有教師資格證的還不足一成。教育部的規定得很明確,那么,即便讓現在機構里的教師都去考證,誰能保證都能通過?一般來說,每次能有20%的通過率就很不錯了。“這肯定是個好政策,可以迫使機構提高教師質量,杜絕‘無證從教’。但從機構目前的師資配置來看,在今年底前又幾乎是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的。”他說。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