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的圖像刻在腦子里
摘要:三歲前的圖像刻在腦子里幼兒會對最初接觸的人和物產生依賴和深刻影響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郭 瑞一只母鵝伏在一堆鵝蛋上,正在專心致志地孵小鵝。當鵝蛋快要破殼時,人們將母
三歲前的圖像刻在腦子里
幼兒會對最初接觸的人和物產生依賴和深刻影響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郭 瑞
一只母鵝伏在一堆鵝蛋上,正在專心致志地孵小鵝。當鵝蛋快要破殼時,人們將母鵝強行抱走,這時一位動物學家走來,向小鵝們招了招手,小鵝們就像見到了母親一樣,立即追隨動物學家而去。幾天后,人們將那只母鵝送了回來。母鵝看到孩子們正在高興地玩耍,“咯咯”地歡叫著奔了過去。沒想到,小鵝們見了母鵝竟嚇得四散奔逃,直到那位動物學家出現,它們才像見到母親一樣安靜下來。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奧地利動物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洛倫茲,他的理論是,動物出生后,會本能地跟著活動的物體走,洛倫茲使自己成為小鵝出生后頭幾天里能看到的唯一活物,因此小鵝只會跟著他走。在成熟的“關鍵期”過后,被跟隨者的圖像會“印”在小鵝的腦子里,所以小鵝看見母鵝無動于衷。
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小鵝身上,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身上都會發生,洛倫茲把它稱為“印刻現象”。印刻是動物的一種生存本能,一般發生在生命誕生的最初時期,人的印刻期最長,一般為1~3年。既然兒童會對他最初接觸的人或物產生依賴,那么他一定會對最初接觸的東西產生持久而強烈的印象。教育學家證實,幼兒的心理發展確實存在“最佳時期”。比如,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是2~4歲;2歲之前是訓練身體靈活性的最佳時期;3~5歲是開發音樂能力的最佳時期;3歲是培養動手能力的最佳時期等。
這些研究結果使20世紀70年代的一些發展心理學家和兒科醫師慢慢相信,出生后的幾個小時是母子聯結關系最終形成的特定時間點。因而,他們規勸母親們,在孩子剛出生后不要馬上抱到醫院育嬰室里清洗,而應抱著嬰兒,讓他緊貼著自己,這么做之后,母子的聯結更為牢固?!?/p>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