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短板強基礎 “吃干用盡”碳酸鈣
摘要: “我國碳酸鈣資源豐富,目前碳酸鈣年產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但自主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不強,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
“我國碳酸鈣資源豐富,目前碳酸鈣年產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但自主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不強,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明在近日召開的2018中國賀州石材碳酸鈣產業技術交流大會上說。
針對目前我國碳酸鈣產業發展存在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較低、環境污染問題突出、技術裝備水平偏低等問題,張明認為,要推動碳酸鈣產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從國家層面上,要提高資源開采利用率,提高低品位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突破“近零尾礦”加工利用技術和大宗尾礦規模化高端化利用技術。從企業層面上,有實力的企業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制定并完善技術創新制度;中小型企業則要形成創新聯盟,以合作共贏的方式進行技術突破。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研究員蓋國勝說,提升碳酸鈣產業,要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即多樣化與品質化時代的到來,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工廠。
碳酸鈣是我國乃至世界應用最廣泛的非金屬礦物材料之一,它不僅是建材、造紙、塑料、橡膠、油漆、涂料等行業的原料或改性功能材料,而且在農業、食品、醫藥、衛生保健等領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目前,世界碳酸鈣產量超過1.2億噸,中國約占世界總產量30%以上。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會長潘東暉表示,希望政府、協會、高校、企業各方能圍繞短板強基礎、增后勁,加快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加大技術人才引進力度,提高包括碳酸鈣在內的整個非金屬礦產業創新活力。
廣西賀州市石材資源豐富,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白色大理石資源產地,具有發展石材碳酸鈣產業的資源優勢。“經過幾年的努力,碳酸鈣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從最初的‘石材開采—板材和工藝品—重鈣粉體—塑料’的加工模式,逐步走向產業鏈的中后端,構建起了‘石材開采—板材和工藝品—重鈣粉體—人造崗石—新材料—碳酸鈣固廢回收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廣西賀州市市長林冠表示,目前,賀州市年產重質碳酸鈣粉體達85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35%,建成生態崗石生產線52條,年產崗石達6000多萬平方米,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重鈣粉體和生態崗石生產基地。賀州碳酸鈣產業已經形成了“一石多吃、吃干用盡”的綠色生態循環產業鏈。(江東洲 劉昊)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