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別樣情
摘要:記者 張 錕 通訊員 王樹恒 黃 偉 脫貧攻堅,離不開法治的護航。近年,正陽縣人民法院積極延伸審判職能,選優配強幫扶干警、駐村工作隊員以及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立足群眾
記者 張 錕 通訊員 王樹恒 黃 偉
脫貧攻堅,離不開法治的護航。近年,正陽縣人民法院積極延伸審判職能,選優配強幫扶干警、駐村工作隊員以及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立足群眾,積極完善幫扶機制,在幫扶工作上出點子,在平安建設上流汗水,鑄就法治利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披荊斬棘,得到正陽縣委的充分肯定,正陽縣委主要領導對正陽縣人民法院的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批示。
“王法官,我和我哥哥因為一塊地鬧矛盾,他把我家種的芝麻給拔了,麻煩你過來幫忙處理一下。”今年8月的一天,正陽縣人民法院的王法官接到了所幫扶村貧困戶李某的求助電話。
李某與李某某是同胞兄弟,父親過世后給兄弟二人留下了3畝地,李某的妻子用來種上了莊稼。李某某認為這塊地是雙方共有的,李某不應當單獨享用,李某某的妻子一氣之下將李某的芝麻拔掉幾十棵。兄弟倆因此爭執不休,搞得雙方家無寧日。
接到電話并了解情況后,王法官立即與該村干部一起前往調解。
“都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們就因為這事鬧得兄弟反目成仇,成為村里人的笑話,你們說值得么?”王法官耐心地勸說兄弟倆。
“關于土地的問題,我建議,你們兄弟二人各自耕種一半,另外李某被拔掉的芝麻李某某你要賠償,你們看這樣好不好?”王法官的建議合情合理,兄弟倆最終接受了王法官的建議,二人握手言和。
“有這樣高水平的調解能手以及普法能手調解案件,既可服務扶貧工作,又能化解村里的糾紛,讓村民在法律上也一起‘脫貧’,真是太好了。”該村干部贊揚道。
該院開設“法律課堂”,盯準村民法律意識淡薄問題,讓法治思維生根發芽。法官在入戶走訪和接訪群眾過程中發現,因村民法律意識淡薄引發民事糾紛問題日益突出,調處不善有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存在民事糾紛轉刑事案件的風險。針對這種現象,幫扶法官發揮自身優勢,將“法律課堂”搬進了貧困村。他們以拉家常的形式,用老百姓能聽懂的語言,把黨的好政策和村民的法律盲點向大家娓娓道來,收到預期效果。同時,結合“三會一課”活動,舉辦法律專題課堂,廣大黨員和村民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群眾有困難、有糾紛就找幫扶法官,該院幫扶法官成為百姓的主心骨。2016年初以來,正陽縣人民法院幫扶干警在幫扶過程中先后為群眾調解糾紛30多起,提供法律服務2000多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00余份,得到了幫扶對象以及村干部的贊揚。
“這筆救助款來得真是及時,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今年5月,在正陽縣人民法院舉行的司法救助款集中發放儀式上,傅寨鄉老付寨村的貧困戶姚某接過1萬元救助款連聲感謝道。
2015年2月,姚某被李某等人打成輕傷,住院40多天,花去醫療費4萬余元。法院以犯故意傷害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李某、李某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二個月和六個月,并賠償18.7萬元錢給姚某。
由于李某、李某某均在監獄服刑,無經濟來源,他們名下又無可供執行的財產,該案陷入了“不能執行”的困境。為了緩解姚某后續治療所面臨的困難,扶貧干警多次到姚某家中釋法解惑,并詳細指導辦理司法救助申請的程序。最終,通過法院的“綠色通道”,姚某拿到了1萬元司法救助款,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該院對涉及扶貧領域的案件積極推行“一站式”精準服務,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除依法緩、減、免訴訟費外,還積極開展訴調對接工作,及時化解涉農糾紛。
“司法救助只是針對少數貧困戶,為改變這種狀況,擴大幫扶效果,我院干警每年都會捐贈資金、電腦以及辦公桌椅等給所幫扶的貧困村,進一步夯實幫扶根基。此外,干警也會自掏腰包予以幫扶。今年,全院干警自發捐款26000多元,用于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扶持產業發展,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正陽縣人民法院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
責任編輯:w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