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蓑衣
摘要: 王太廣專欄:回望鄉村主要內容:回望鄉村風貌,講述鄉土故事,傳承天中文化,揭示深刻內涵。個人簡介:王太廣,河南汝南人。生于農村,飽嘗生活艱辛,他的作品通俗自然親切
王太廣專欄:回望鄉村
主要內容:回望鄉村風貌,講述鄉土故事,傳承天中文化,揭示深刻內涵。
個人簡介:王太廣,河南汝南人。生于農村,飽嘗生活艱辛,他的作品通俗自然親切。多篇作品在《人民日報》、《文藝報》、《作家文摘》等報刊上發表,《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分別開有專欄。
□王太廣
小時候,母親曾給我出一道謎語:“千疙瘩,萬疙瘩,猜不對,憋死他。”我猜不出來。母親說是蓑衣。
蓑衣是一種雨具,有棕片縫的和蓑衣草編織的兩種。家鄉的蓑衣是用蓑衣草編織而成的。俺村無論是在未從宿鴨湖西岸遷移時的老莊,還是遷移到水屯鎮西邊后的新莊,莊南邊都有一條小河,而且河畔的水草非常茂盛。有一種蓑衣草(學名莎草,俗稱三棱草,又叫包袱草),草稈細長、中空、無葉、無節、三棱形,人們用鐮刀從根部割起,將這種草割后曬干就可以打蓑衣了。
我爺爺給生產隊喂牲口,閑暇時,他就在牲口屋里打蓑衣。我沒事就去看,有時也幫他搓麻繩、打下手。爺爺提前用水盆把蓑衣草泡濕,使其柔軟有韌性。他利用墻上的釘子,開始打領子。領子是起點,逐步向外擴展。取一條三尺多長的細麻繩,按著人的脖子粗細把蓑衣草在繩上一束挨一束地編排上。第一輪編排之后,第二輪接著。爺爺把一束束草的上半部擰成短繩,下半部留住草莖。用右手一綰,在繩上打出一個結扣;再抓起一束草,擰成短繩;右手一綰,又打出一個同樣的結扣,這就形成了一個半菱形的扣眼。在半菱形的兩個下角分別續上一束蓑衣草,兩繩交叉處打結,留成半菱形的空眼,又在下角接上一束蓑衣草繼續往下編。就這樣,一束接一束地編,一針一線地織,手指打成了一個個結子,結子與結子組成網,草頭一律朝外,一層壓一層,無數個菱形孔洞靠繩扣連接成襯里,每一個菱形的菱角都是一個小疙瘩,每一個小疙瘩都一般大,內面平滑光潤,外表毛茸茸的。用油布把領口邊縫包嚴,前襟系上繩帶。
蓑衣披到人的肩上前短后長,就像音樂會上指揮家穿的燕尾服。蓑衣是麻繩為綱,提綱挈領,綱舉目張。蓑衣的色彩是里黃外藏綠,顯得沉穩、內斂、樸素、含蓄,既與農民的氣質相吻合,又與鄉野的色彩相協調。
編織成的蓑衣自然垂懸,美觀大方,經久耐用。但這大而重的物件,個子小了頂(披)不起來。男子漢穿上后,感到既透氣涼爽又柔軟光滑。只要把領口繩系緊,風刮不起來,雨透不進去,身上不顯濕,陽光曬不透,不僅是莊稼人雨天最理想的遮身衣物,也是田間、地頭、樹蔭下休息時最好的鋪墊。
每當下雨時,我父親就穿著爺爺為他編織的蓑衣下地干活或出門辦事。記得有一年大雨滂沱,我家門口的積水到腳脖深,要改水只有往南邊的河里排。父親從墻上取下掛在木橛子上的蓑衣,穿在身上,系好脖子口的繩子,戴上斗笠,捋起褲管,掂著鐵鍬就往外走。隨著父親移動的腳步,蓑衣發出“呼啦啦”的響聲。我靠在門框上,看著父親穿著蓑衣在雨中行走的背影,就像一個大刺猬在蠕動。雨點落到蓑衣上發出“沙沙沙”的聲音,一粒粒晶瑩的水珠順著草莖往下滴。他頭上戴的斗笠,發出有節奏的敲打聲,猶如婉轉動聽的音樂。父親走到我家東側與鄰居家的宅基溝處開始一鍬一鍬地挖泥土。每挖出一鍬,水就隨之流入灌滿。經過雨水浸泡的土很好挖。不一會兒,父親就把一條小水溝挖到了河沿,緊隨而至的水嘩啦流動,我家院子里的積水慢慢排走了。父親回到屋里,我接過他脫下來的蓑衣,發現外邊直滴水,里邊卻是干的。
我小時候曾聽大人講,宋高宗趙構在金兵的追擊過程中,因為穿著蓑衣,裝作放牛的而僥幸躲過金兵的追捕;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當放牛娃時與蓑衣相依相伴的故事。趙構和朱元璋兩人都當上了皇帝,皇帝是天子,所以皇帝也就成了人間至高無上的神。是神,他們曾經用過的衣物也就具有神奇的法力。因此,農村每遇到天氣干旱時,人們就有穿蓑衣祈雨的傳說。在民間,由于一直相傳蓑衣有辟邪驅鬼的神奇功能,所以,農民下雨天在河邊釣魚,晚上在漫野地里看莊稼、在瓜蓭棚里瞧瓜果,甚至走夜路時,總要帶著一件蓑衣,為的是避邪氣、防風雨、保暖御寒。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末期,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輕便、美觀的雨傘、雨衣、雨披相繼出現和逐漸普及,蓑衣慢慢變得“英雄無用武之地”了。雖然蓑衣已經漸行漸遠,但作為古老鄉村的符號,它被印在一張往事的底片上,漸漸地變黃。那曾經為人們遮風擋雨的往事,依然鐫刻在人們的記憶深處。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