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家長花式“求關注” 求的是公平
摘要: 教師節家長花式“求關注” 求的是公平 一份份禮物的背后,隱藏的其實是家長獲取優質教育的焦慮。 每逢教師節,不少學生家長都會費心考慮如何向孩子的老
教師節家長花式“求關注” 求的是公平
一份份禮物的背后,隱藏的其實是家長獲取優質教育的焦慮。
每逢教師節,不少學生家長都會費心考慮如何向孩子的老師表達節日問候。中國青年報社社調中心近日一項調查顯示,發問候信息(44.4%)、送賀卡(42.2%)和送孩子的手工作品(42.2%)是受訪家長在教師節時向老師表示感恩的最常見方式。也有62.8%受訪者表示,身邊其他家長“求關注”行為給自己帶來了困擾。專家表示,家校溝通中,責任心、信任感和彼此理解尊重是最為基本的。
說實話,不少家長認為在教師節給老師“表示表示”,是一種負擔。倒不是在乎花點時間,甚至花點錢,而是說,這件事情真的很累,尤其讓人心里感到累。“表示”什么?怎么“表示”?會不會被拒?諸如此類,每一件事都不容易,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應對。
禮物也好,紅包也罷,送出去倒好了,就怕送不出去,就怕千回百轉琢磨了好久,最后竟然發現,實在沒有辦法把這件事情辦得滴水不漏。由此產生的沮喪情緒,怕是要纏繞好久。一定程度上講,這已經成為一種心靈的劫難。
其實,老師也很煩這些事情,也每每對節日有一種本能的恐懼感。擔心學生家長的過度熱情,擔心純潔的師生情誼沾染上功利的因子,擔心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被這樣的事情困擾。然而,很多時候,似乎大家都沒有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只好在各種纏繞中苦苦掙扎。
盡管各級教育行政機構和學校也一直在倡導文明、純潔的教師節,盡管家長和教師都認可這樣的倡導,但在現實中,各種花式的“求關注”之舉,并不鮮見。這中間,除了傳統尊師重教的習慣“禮數”使然之外,也與當下社會中家長越來越普遍的不安全感、不確定性有很大關系。
一個班上的孩子太多,老師能夠顧及的并不多,老師的注意力分配,已經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家長的殷勤、家長的不安乃至家長競相送禮,均源于爭奪注意力的需要。也即,一份份禮物的背后,隱藏的其實是家長獲取優質教育的焦慮。而一些學校和老師的功利行為,也讓家長的不安與日俱增,其他家長的“求關注”,無疑也助長了此類跟風潮。
盡管教育的分層現象,并非什么新鮮事,但從根本上而言,由分層而導致的教育不公,傳導給家長的,只能是惶恐與躁動。凡此種種,均加劇了家長在教育方面的等價交換意識,以至于當其面對教師節這樣一個美好日子之時,首先想到的也是給老師送禮。師生之間的來往,本該更正常、更溫暖。也因此,家校之間應該有更多的信任、理解與尊重。家長也好,學校也好,老師也好,都應該本著良知、良心行事,讓大家都能安心。(胡印斌)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