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打魚網 河北漁民吃上旅游飯
摘要: 新華社石家莊9月10日電 (記者 郭雅茹)雖然暑期已經過去,但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劉莊村的民宿老板們沒有清閑,依然有全國各地的游客來此住宿,火爆的人氣令村民們開心
新華社石家莊9月10日電 (記者 郭雅茹)雖然暑期已經過去,但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劉莊村的民宿老板們沒有清閑,依然有全國各地的游客來此住宿,火爆的人氣令村民們開心不已。
而就在十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以打魚為生的村莊。每天天不亮,漁民們就劃著滿載漁網和水箱的船只,開始一天辛苦工作。
在72歲的劉莊村村民王寶祥記憶里,20世紀50年代開始,為了生計,越來越多的劉莊村村民放棄種地,以打魚為生。1965年開始,村民們購買或自己制造機帆船。“那時候全村1910人,40%左右村民打魚。更別提后面幾年了,漁民更多。”
“除流網、大網、鉤子、滾鉤外,還有袖網、插八網,各種網具有19種。”65歲的劉莊村村民劉永泉說,“那幾年,打魚的人越來越多,網具也各式各樣,可打上來的各類海產品卻越來越少、越來越小,漁民收入也大不如從前了。”
為了保護和恢復漁業資源,改善漁業生態,1995年開始,國家在黃渤海區實行伏季休漁制度。
這個政策,漁民們自然支持,可也愁壞了他們,放下漁網,靠什么吃飯呢?
看著一批又一批來北戴河的游客,有漁民想到了開家庭旅館,既能滿足游客的住宿需求,又能掙錢。隨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越來越多的漁民轉變身份,開起了家庭旅館。
“看到鄰居們開家庭旅館掙了錢,我心里癢,禁止打魚的時候,我就跟著鄰居邊干邊學。嘗到了甜頭,后來我就徹底不打魚了,全家一起開旅館。你看看現在,經營還不錯。”劉永泉說,今年初,他家花了100多萬元翻建民宿,住宿環境和檔次提升了,房價自然漲上去,7月12日開業后,一個月就收入20多萬元。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劉莊民宿由過去的只有鐵床、蚊帳、電風扇等設施的幾十家平房,發展到現在二至五層樓房近400棟,床位12000多張,房內空調、彩電等配套設施齊備,暑期平日住宿率達80%,周末更是爆滿。
“保護好海洋環境,才能更好地發展旅游。我們從過去的‘靠海吃海’發展到現在的‘靠海吃海’,意義已經完全不同。”王寶祥說。
如今,劉莊村越來越多的村民賣掉漁具,當起了老板。個體旅館的從業人員達1300人,占全村總人數的60%,旅游業已成為劉莊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