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報師恩
摘要: 通訊員 張金城 張潔瑜日前的一天上午,一群中年人抱著鮮花和禮品,抬著書有“愛生如子”4個大字的匾額走進駐馬店市區駿馬河畔的一個小胡同,把美好的祝福送給了
通訊員 張金城 張潔瑜
日前的一天上午,一群中年人抱著鮮花和禮品,抬著書有“愛生如子”4個大字的匾額走進駐馬店市區駿馬河畔的一個小胡同,把美好的祝福送給了今年已經89歲的陳愛蘭老人,在這里,上演了一段“千里迢迢報師恩”的感人故事。
1979年秋,陳愛蘭老師和丈夫孫林生被調到西平縣揚莊鄉操場小學任教,一干就是12年。當時,操場小學的學生來自周圍5個自然村,有時下雨路滑,路遠的學生無法回家吃飯,陳老師就留他們在自己家里吃飯,并經常給學生縫補衣服,買鉛筆、作業本等學習用品。“有一次下課后,我和幾個學生打著玩,不小心摔倒了,褲襠處爛了個大窟窿,陳老師發現后,把我喊到她的住室,一針一線幫我把褲子縫好!當時,我真想抱著她老人家喊一聲‘娘’!”在新疆昌吉市打工的操場學子趙洪新經常向家人和同事講述這件事,每一次講述時都不禁熱淚盈眶。
2017年秋,思師心切的趙洪新在網上和手機微信群里發出了尋師啟事。在楊莊鄉退休干部劉會理等人的熱情幫助下,終于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家屬院找到了陳老師的住處。2018年春節,趙洪新千里迢迢回到家鄉,專程到駐馬店市看望了自已的恩師陳愛蘭老人。今年教師節前夕,他又在手機微信群里發起了“操場學子捐款慰恩師”活動。不到一個星期,捐款近2000元。同時,他們還專門請儀封農民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趙東坡書寫了“愛生如子”四個大字,制成匾額,并精心進行了裝裱,于日前的一天上午驅車趕到駐馬店市區,看望慰問陳愛蘭老人。在陳老師家里,包括趙洪新在內的同學們緊緊偎依在恩師身邊,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師生深情!
責任編輯:dr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