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娃入園天天上演“拉鋸戰” “五不要”避免前功盡棄
摘要: 開學一周,每天許多幼兒園門口都會上演多場難舍難分的“小別離”,寶寶們哭鬧不休,家長們束手無策。有些家長連哄帶騙讓寶寶乖乖入園,沒想到僅僅一個周末,竟然
開學一周,每天許多幼兒園門口都會上演多場難舍難分的“小別離”,寶寶們哭鬧不休,家長們束手無策。有些家長連哄帶騙讓寶寶乖乖入園,沒想到僅僅一個周末,竟然“功力全破”,還要面臨新一輪的入園“拉鋸戰”。
為什么幼兒園小班總是呈現“你方哭罷我登場”的景象?這是因為寶寶從熟悉的家庭走出,進入成長的第一個集體——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全新的小伙伴,加集體生活規則的約束,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要面臨“斷奶”。
有的家長無奈地說,為了讓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已經向幼兒園老師還有朋友處收羅了不少“方子”,可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就不靈了?或許,“癥結”就在于你忽略了一些細節。這里,總結了幼兒園新生家長“五不要”供家長借鑒:
不要刨根問底。家長總是十分關心孩子剛入園的情況,但是剛入園的日子里,孩子常常很不喜歡幼兒園,不要追問孩子“幼兒園好嗎?”“老師好嗎?”“老師喜歡你嗎?”等問題,這往往會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負擔。
不要隨意加餐。孩子從幼兒園回到家中,家長可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沒吃好,免不了給孩子準備豐盛的食物,容易造成腸胃負擔過重,很容易生病。所以,家長應為孩子準備白開水和水果,避免暴飲暴食。
不要間斷接送。有些家長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時送時停,這樣不利于孩子適應新的環境,應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還可采取適當提早接孩子回家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緊張情緒。
不要負面暗示。如果家長經常以擔心、焦慮等消極、負面的情緒,與孩子交流,不利于孩子適應環境,應該用積極、輕松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如:用愉快的口氣談論與幼兒園有關的人或事,以“哥哥姐姐本領真大,寶寶上幼兒園后也會這么能干的!”“一個人玩不開心,幼兒園里的小朋友真多,玩起來一定會很開心!”等話題,引導孩子對上幼兒園有期待、向往心理。
不要限制交往。不論是一孩二孩家庭,平時都應讓孩子多與鄰居或其他小伙伴接觸,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這樣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本期嘉賓:吳亞軍,武漢市江岸區實驗幼兒園教師,武漢市“百優”班主任、江岸區區學科帶頭人、江岸區十佳師德先進教師、江岸區教學能手。曾參加武漢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課題研究,主講的觀摩活動獲一等獎,武漢市早期教育優秀親子活動評比獲得一等獎,多次參加市區幼兒園優質活動比賽獲得優異成績(記者向潔 通訊員樂鋼 胡蘊芬整理)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