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細胞編程讓傷口長出健康皮膚
摘要:美國索爾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夠將開放性傷口處的間充質細胞直接轉化為新的皮膚細胞,以治愈皮膚損傷。實驗中,他們成功重生了小鼠傷口處的皮膚。研究人員5日在《自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夠將開放性傷口處的間充質細胞直接轉化為新的皮膚細胞,以治愈皮膚損傷。實驗中,他們成功重生了小鼠傷口處的皮膚。研究人員5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這一新技術或可使治療大面積皮膚潰瘍不再依靠復雜的整形手術。
皮膚創傷恢復的關鍵是基底角質形成細胞,這些干細胞樣細胞會充當不同類型皮膚細胞的前體。但在創傷嚴重到傷口處沒有任何基底角質形成細胞的情況下,即使傷口愈合,新生細胞的主要用途也是閉合傷口和抵抗炎癥,而不是重建健康的皮膚。因此,大面積皮膚潰瘍,如大面積燒傷的治療,通常需要移植患者身體其他部位的完好皮膚覆蓋傷口。而當潰瘍面積特別大時,醫生很難找到足夠的皮膚用于移植。他們需要從患者身上分離出皮膚干細胞,在實驗室培養后,再將其移植回患者體內。但這樣的治療手段需要大量時間,可能使患者生命處于危險之中,而且有時還會無效。
與上述體外培養皮膚干細胞手段不同,此次索爾克研究所開發的新方法屬于體內重編程技術,其核心是將傷口處間充質細胞重編程為基底角質形成細胞。研究人員從55種可能參與定義基底角質形成細胞特性的“重編程因子”——蛋白質和RNA分子中,選出4種可以介導轉化為基底角質形成細胞的因子,以之作為重建皮膚的基礎。
小鼠實驗顯示,用這4種因子局部治療小鼠皮膚潰瘍,潰瘍處會在18天內生長出健康的皮膚,也就是上皮細胞。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細胞會逐漸擴張并與周圍的皮膚相連,即使在大面積皮膚損傷情況下亦是如此。而隨后多個分子、遺傳學和細胞測試表明,這些新生皮膚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皮膚沒有什么差別。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成果不僅有助于治療皮膚損傷,對研究如何抗皮膚衰老和皮膚癌亦有幫助。但他們同時指出,要將此技術用于臨床,還需對其長期安全性進行更多研究。
傷口愈合的關鍵,在于周圍組織的角化細胞(皮膚最外層的原始細胞)移動至傷口處止住損傷。但如果傷口較大,這個過程就缺乏效率了——而且傷者年紀越大,這種情況就越明顯——隨著皮膚愈合功能的下降,小傷口也容易發展成為難以治愈的傷口和痛苦、甚至是致命的潰瘍。目前,隨著老齡人口的增長,慢性潰瘍的發病率正處于上升趨勢,像文中這樣更加簡單、又比目前的植皮和昂貴的人造移植物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十分難得。(記者 劉海英 張夢然)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