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板市場”加快完善備案管理制度
摘要: 中國證券業協會區域性股權市場委員會成立大會日前召開,宣告區域性股權市場行業自律組織正式成立,全國3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代表簽署了《區域性股權市場同業宣言》。
□ 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共設立40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共 有掛牌企業25391家
□ 截至2017年底,36家證券公司入股了25家區域股權市場, 其中15家“四板市場”的第一大股東為證券公司
中國證券業協會區域性股權市場委員會成立大會日前召開,宣告區域性股權市場行業自律組織正式成立,全國3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代表簽署了《區域性股權市場同業宣言》。此前,中國證監會組織召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首次全國性會議也落下帷幕,全國3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俗稱“四板市場”)運營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加上此前監管部門發布的兩批次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備案名單,近期一系列關于“四板市場”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反映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基礎制度建設不斷加速,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發展、協同發展的步伐穩健。
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共設立了40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共有掛牌企業25391家,較2016年增長45.93%,展示企業79968家,較2016年增長34.63%,累計為企業實現各類融資9124.82億元,較2016年增長32.32%,其中股權融資超過1000億元,債券融資約2000億元,股權質押融資約3400億元。
2017年以來,隨著《關于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通知》《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等文件陸續發布,“四板市場”的監管職責進一步明確,首次提出區域股權市場由省級人民政府實施監管,證監會負責指導、協調和監督的監管體制。即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名單由省級人民政府實施管理并予以公告,同時向中國證監會備案。
備案制推行前后,“四板市場”發展出現了部分可喜變化。一是區域股權市場融資功能不斷強化。“四板市場”除了為企業嫁接金融機構、投資機構資源提供傳統股權質押貸款、股權投資和金融產品等融資服務外,還開展了其他探索。例如,2017年10月份安徽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首單私募可轉債產品備案并發行成功,發行金額2億元。
二是“四板市場”設立引導基金,通過基金對“四板市場”企業投融資。例如,天津股權交易所設立體育產業天使基金,種子基金2億元,專門為體育產業的優質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青島市人民政府設立資本市場投資基金,投資“四板市場”的掛牌企業。投中研究院院長國立波認為,“四板市場”設立政府引導基金能有效地改善企業資本供給,優化資金配置方向,落實國家產業政策,扶持創新中小企業,還有利于緩解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三是“四板市場”與金融機構交流加強。一方面是“四板市場”服務于城商行、農商行。2017年,監管部門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股權管理制度,探索實施股權集中托管,提高股權管理規范性。多個“四板市場”均積極推動城商行、農商行登記托管。例如,齊魯股交中心率先在全國完成城商行、民營銀行股權集中登記托管,成為地方金融機構股權規范平臺。另一方面,證券公司積極參與“四板市場”建設。截至2017年底,36家證券公司入股了25家區域股權市場,其中15家“四板市場”的第一大股東為證券公司。49家券商開展了區域股權市場業務,涉及“四板市場”數量34個,業務類型以推薦掛牌和展示為主,累計推薦3859個項目。
不過,《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18)》也顯示,當前“四板市場”存在融資能力弱、生存環境有待改善、各級政府支持和重視程度不同等問題。針對“四板市場”未來發展,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區域性股權市場實現規范健康發展,要夯實基礎,練好內功,做到“六個著力”,不斷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著力做精股權融資業務,二是著力提升專業服務能力,三是著力發揮普惠金融功能,四是著力提升掛牌公司質量,五是著力搞好市場基礎建設,六是著力發展合格投資者。他表示,證監會近期將重點在信息系統規范、轉板合作對接、專業機構參與、自律管理服務等方面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規范發展。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經濟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