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肉制品安全食用指南
摘要: 調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絞制或切制后添加調味料和其他輔料,經滾揉、攪拌、調味或預加熱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非即食類肉制品。調理肉制品需在冷藏或冷凍條件下
調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絞制或切制后添加調味料和其他輔料,經滾揉、攪拌、調味或預加熱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非即食類肉制品。調理肉制品需在冷藏或冷凍條件下貯藏、運輸及銷售,食用前需經二次加工。常見的調理肉制品有骨肉相連、雞柳、重組牛排、鹽酥雞塊、奧爾良雞翅等。
嚴挑細選 關注冷鏈
調理肉制品按不同的貯存條件可分為冷藏調理肉制品(0℃~4℃貯存)和冷凍調理肉制品(-18℃以下貯存)。冷鏈是保證其產品品質的重要條件,消費者在購買時,應盡量選擇冷鏈系統較為健全的大型商超、連鎖企業。注意不要購買有過多汁液滲出的冷藏調理肉制品或者解凍變軟、包裝袋中含較多冰霜的冷凍調理肉制品。
盡快加工 恰當保存
調理肉制品加工過程中未經殺菌,在冷藏或冷凍條件下,部分微生物仍會存活或緩慢生長,產品營養及食用品質逐步降低。因此,消費者購買后應在保質期內盡快加工食用。冷凍調理肉制品,尤其是裹粉類調理肉制品,解凍后再次凍結會使產品酥脆度明顯下降,為保證產品的口感并減少二次污染,這類產品應避免反復凍融。調理肉制品應嚴格按照產品標簽中標注的儲藏條件存放,避免脹袋或有異味。無論是冷藏調理肉制品還是冷凍調理肉制品,如不能立即食用,均建議放入冰箱冷凍室保存。
徹底加熱 適量食用
調理肉制品在腌制、滾揉等加工環節容易帶入微生物,冷藏或凍藏條件下無法徹底抑制腐敗菌、致病菌等微生物的生長,因此,在食用調理肉制品時應烹飪至全熟,以消除微生物污染的不良影響。經油炸或烤制后的調理肉制品要適量食用,同時應搭配果蔬、雜糧等,以保證營養均衡與健康。
(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醫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